是我们愿意承认,这些协议是好的,是由于各方面在互让互谅的精神之下得到的一致结果。我们中国共产党愿意拥护这些协议,并保证为这些协议的全部实现,不分地区、不分党派地努力奋斗。”同时,周恩来在致词中还指出:“这是中国走上和平团结民主统一的开始,值得我们庆幸。我们也懂得建设的开始,必然会遭遇许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本着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一定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使中国和平建设真正能够开始。而创造出中国新的历史一页。”并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追随各党派和社会贤达之后,共同努力,长期合作,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奋斗到底。”
政协会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中共为争取和平建国所作的让步密不可分。2 月6 日,周恩来在回答美国(读者文摘)记者乌特莱女士的提问时,曾对中共在政协会议期间所作的基本让步作了概括。他说,会议通过的纲领与中共原来的提案出人颇多,在军队国家化问题上,终止了18年来的武装斗争,改变了军队的制度;在改组政府问题上,放弃了根据边区经验而提的三三制,即最大党不得超过1 /3 的原则,同意guó mín dǎng在国府委员会中占1 /2 ,在行政院中占大多数;在民主宪草的原则问题上,接受了英美式的初期民主,如解散国会制度;在国大问题上,做了大让步,容许始终为人民反对的十年前的代表继续存在。但“中共中央同意代表团所作的让步,并不遭到任何困难。因为máo zé dōng先生和中共中央认为中国政治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同意采取这种让步的方法,逐渐促进政治的进步。”
中共方面之所以准备走渐进的和平建国之路,主要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全面内战bào发后,周恩来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党在日本投降后的一个时期,在决不放松武装自卫的条件下,曾经想用和平的方法实现建立新中国的目的。……那时,和平就是要在我们这边巩固解放区,在guó mín dǎng统治区那边动员人民。那时用和平方法实现我们的目的,可能xìng大不大?不大,但要试一试。全国大部分人民要和平,全世界要和平,这个呼声,党不能不考虑。党是人民的先锋队,看得远,但先锋队不能脱离群众,要尊重人民的意见。经过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人民要和平。因为人民有这种想法,所以要去试一试和平的但也是麻烦的方法。于是就有了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有了停战协定,有了政协决议。”
会议结束后国统区民主和平呼声甚高,中共中央对此也表示欢迎,认为“和平民主新阶段”已经到来。
máo zé dōng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时说:“政治协商会议成绩圆满,令人兴奋。但来日大难,仍当努力,深信各种障碍都可以扫除。”máo zé dōng还表示“共产党对于政治的经济的民主,将无保留出面参加。”máo zé dōng的秘书胡乔木回忆说:“在那段短时间里,我们党内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我们准备参加政府的工作,同时也准备允许各党派到解放区进行社会活动,甚至准备允许他们参加解放区政权。”
关于政协会议的意义,应当看到虽然政协决议还不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在实质上否定了guó mín dǎng的一党专政。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及其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因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的。政协决议的形成,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亲密合作并同guó mín dǎng进步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政治胜利。由此,中共提出的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制定共同纲领、民主管理国家的主张,更加深人人心,并成为中国人民争取实现的共同目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协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