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成了人们衡量是非的重要尺度。谁坚持政协决议,谁赢得人心;谁破坏政协决议,准将失去人心。这就是政协会议意义的根本所在。
38.《整军方案》竟然达成
政协会议确定了军党分立、军政分治、以政治军的整编原则,并责成军事三人小组尽速商定全国军队的整编办法。根据这一安排,政协会议结束后,在重庆上清寺的尧庐,国民政府参军长办公厅和蒋介石待卫处的所在地开始了三人军事小组会议。
军事三人小组由周恩来和张治中、马歇尔组成。
整军谈判是在马歇尔主持下开始的。三方人员在一大方桌前成门字形就座:马歇尔坐中,张治中和周恩来分坐左右。马歇尔只带一名华裔翻译,周恩来也只带了翻译章文晋;而张治中则带了随员郭汝瑰和廉壮秋,还有翻译皮中阈。
堪称马拉松式的整军谈判每天上午8 时开始到中午12时休会,中间休息一次,略备茶点;下午2 时开会到4 时结束。
整军谈判围绕着马歇尔所提出的整军方案进行。国共双方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即国共军队的比例、整编的时间和程序、整军方案的名称。
国共军队的比例问题,是抗战以来国共两党长期争论的焦点。在重庆谈判期间,赫尔利曾建议国共双方按5 :1 的比例整编彼此的军队,但被guó mín dǎng方面拒绝。随后周恩来又表示,中共愿按6 :1 的比例进行整编,但guó mín dǎng方面仍不同意。结果,重庆谈判未能就这一关键问题达成协议。
马歇尔来华后,试图突破国共保留军队数量比例的难题。在整军谈判开始之前,马歇尔经反复研究修改后,曾提出了一份整军方案草案,规定整编后国共军队的比例为5 :1 ,即在第一期整编时,guó mín dǎng军队编90个师,中共军队编18个师;第M 期整编时,guó mín dǎng军队编50个师,中共军队编10个师。但中共方面对马歇尔所提之比例并不完全赞同。1946年2 月8 日,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在第一期整编时至少坚持中共军队编20个师,而且要力争编7 个军,并为东北部队增编三四个师。同时强调:“中国军队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必须谨慎处理。”
2 月门日,军事三人小组召开预备会议。周思来就整军问题分十五个方面扼要地阐明了中共的立场。在谈到军队的数目问题时,他说,政府拟将中央军缩编为90个师的计划已在政协会上作过报告,关于中共部队的改编问题,在双十会谈纪要上曾载明,政府愿考虑缩编中共部队为20个师,因此,第一期整编双方军队应按90个师和20个师的数目进行。但考虑到中央军之改编为叨个师和中共军之改编为20个师原本是两件独立的事,是政协会在讨论政府改组之事时将这两个原无联系的问题联到一起了,而此事又曾使政府代表感到处境困难,因此,为了解除政府代表的这种困难,周恩来在会谈中同时还表示,他个人可以负责向延安建议:“(一)在第二期整编时不再依此比例,而另商办法;(二)愿由三人小组来商定第二期整编时国共军队的比例数。”这样,周恩来既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第一期整编时至少坚持20个师的指示精神,同时又暗示中共方面在军队数目问题上最终是可以让步的。
然而,张治中根本不接受周恩来所提出的方案。他认为,政府军队保留254 个师时,中共军队可编为20个师,若政府军队缩编至叨个师,中共军队应低于20个师。他提出,国共军队的比例应为6 :1 ,即中共军队保留15个师,第二期整编时仍按此比例进行,无需另行商定。结果在三人小组预备会议上,国共双方便在军队的数目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2 月14日,整军谈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