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没有重心民主或独裁,和或战,最近几个月,我看他没有路线了;只有我们有路线,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但他们不能这样讲。这些话,大后方听得进去,要和之心厉害得很,但他们给不出和平,他们的方针不能坚决明确。我们是路线清楚而调子很低,并没有马上推翻一党专政。我看,现在是有蒋以来,从未有之弱,兵散了,新闻检查取消了,这是18年来未有之事,说他坚决反革命,不见得。总而言之,如同中共著名理论家。党史专家胡乔木所言,当时的máo zé dōng认为,蒋介石实行独裁的劲头“不大”,是“像灰尘一样可以吹掉的”。
时隔几天的10月20日,máo zé dōng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这个指示着重点仍在击败guó mín dǎng军队的进攻,以便有利地转到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为此,máo zé dōng指出:‘胸前开始的六个月左右时间,是为抗日阶段转变至和平建设阶段的过渡期间。今后六个月的斗争,是我们在将来整个和平阶段中的政治地位的决定关键。“在这一期间内,中国共产党在guó mín dǎng统治区域内的任务,”是扩大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工作,与广大友好的及可能争取的中外人士合作,组织广大群众,发动要求民主、惩办汉jiān、挽救经济恐慌、救济失业人民与援助还乡人民等项运动,并与政府当局继续谈判尚待解决的问题。“”在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集中一切力量反对顽军的进攻及尽量扩大解放区。为此目的,除移动大量军队与干部去东北及热河等地,并在那里组织人民、扩大军队、“阻止与粉碎顽军侵人外,在一切解放区,是组织强大的野战军,有计划地歼灭向我进攻的顽军,歼灭得愈多愈干净愈彻底愈好。这是自卫的战争,我们具有充分的理由,站在有理有利的地位。解放区的一切工作,都应为这一中心任务而服务。”在这场复杂的斗争中,“必须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到团结之目的这一方针,毫不动摇地争取目前斗争的胜利,以便有利地转到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斗争的胜利愈伟大,和平实现的时间将愈迅速,愈对全中国人民有利。”目前guó mín dǎng军队进攻的重点在华北和东北,“只要战胜与大量歼灭向华北、东北进攻的顽军,争取我党我军在华北、东北的有利地位,迫使顽方不得不承认此种地位,然后两党妥协下来,转到和平发展的新时期,这是完全必要与完全可能的。”
máo zé dōng为了实现和平发展的可能xìng,不惜动用军事手段,先后在平汉路、平绥路、津浦路进行了作战,这种打最终还是为了和,这是中共及其人民军队在1945年最后3 个月中军事上的一连串胜利,加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中国大地上(不合东北)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景象。
在对于中国和平的热切追求中和剧烈的忘我工作中máo zé dōng终于支撑不住了。11月中旬他病倒了,患的是神经系统的疾病。máo zé dōng自己说是“神经疲劳”症。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曾经回忆说:“十一月,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令人担扰。我每天都要看他几次。他有时躺在床上,全身发抖,手脚痉挛,冷汗不止,不能成眠。他要求用冷湿毛巾敷头,照做了,却无济于事。”
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其他几位领导者的坚决劝说,máo zé dōng最终答应暂时治疗养病。然而尽管如此,máo zé dōng从未间断过对时局的掌握。从máo zé dōng重病这一阶段中他本人起草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长电文里就不难发现他对时局的了解是多么的深刻,大有亲临实际和现场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