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能够在运动中坚持、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除东北、热河外,各地第一期复员整军,不论时局变化如何,都应力争完成,以利于作长期打算。减租、生产两件大事,一切地方须抓紧推动。务必在今年内获得空前巨大成绩,造成解放区不可动摇的群众基础与物质基础,不怕任何反动派的破坏。”
后一个指示告诫说:“我们必须坚持和强调政协决议每一条每一句均须实现,反对修改……在坚持实现政协决议、宪草原则,反对修改的斗争中,我们不要害怕破裂。事实上我们愈坚持不许修改,国方就愈不敢破坏。我们在精神上必须准备不怕分裂,不怕打内战,然后才能压倒反对派的破坏,并可能免于分裂……我们反对分裂,反对内战,但我们不怕分裂,不怕内战,我们在精神上必须有这种准备,才能使我们在一切问题上立于主动地位。”
基于上述认识,实际上从3 月中旬始,是个分界。máo zé dōng等领袖逐步加重了对蒋介石的批评和揭露,同时加强了各项应变准备。
怎样看待这一段历史?máo zé dōng在全面内战bào发后的1946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会议上有一个认识。他说:在七大时,我们估计在日本投降后如果不克服蒋介石和中国的斯科比事件,中国的内战就不可避免。今年一、二月间似乎变了。后来还是证明七大估计是正确的。谈判是有成绩的,教育了人们,党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复员就吃了亏,部队不充实,减少了民兵。
总而言之,中共中央也好,máo zé dōng、刘少奇等领袖也好,虽一度对时局和平发展的估计偏于乐观,但并未完全陷人对和平的幻想之中,更没有放弃人民手中的武器。到了这一年的三月以后,中共中央迅速总结了这一经验教训,而将主要注意力的重点转移到准备应付guó mín dǎng发动全面内战上来。对于如此复杂的社会历史活动有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是不奇怪的。
41.“和平前最后一战”
1946年1 月14日,东北局在应付复杂斗争局面中遵循máo zé dōng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以及中央军委命令,将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并在民主联军总部之下,建立了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四个二级军区。林彪自己除直接指挥梁1 师和黄3 师7 旅(彭明治旅)外,其他部队均置于各二级军区领导之下开展斗争。
当时的东西南北满军区是这样划分的: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政治委员陈云。下辖杨国夫的山东7 师(内含冀热辽第19旅)、刘转连的359 旅以及松江、合江、北安、牡丹江、嫩江5 个三级军区。
南满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华。下辖吴克华的第3 纵队(辖山东第3 师、警备第3 旅、冀热辽第16军分区第21、第23旅)、胡奇才的第4 纵队(辖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 、第3 纵队)及辽宁、安东、辽南3 个三级军区。
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下辖陈光部山东2 师、万毅的第7 纵队以及通化、古东、辽北两个三级军区。
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cāo,后黄克诚,政治委员李富春。下辖黄克诚新四军3 师(不含第7 旅)以及嫩南、辽西两个三级军区。
组建不久的航空学校、pào兵学校、军政大学等院校,特种兵和总部后勤机关,也转移至牡丹江、佳木斯为中心的后方基地全力发展。
由于实行了分散安家的部署,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深入远离大城市的城镇和乡村去进行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活动。由于广大农民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和政治上的民主(惩治了地主恶霸),开始拥护共产党的军队,改善了军民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