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1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主联军总部作战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来到杜聿明的司令部。据guó mín dǎng方面的史料记载:王继芳,四川巴中县人,现年27岁。自幼即随林彪,至今十余年。曾参加共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嗣在延安抗大毕业,曾任教官。及从林彪抵东北后,升任共军民主联军作战科长,为林彪之亲近重要部属。于5 月19日国军进驻四平街时,知共军所行非义,逞向我军投降来归。

    据东北民主联等老同志说王叛变是从迷恋上总部驻地一地主女儿后发展演变而来的。王继芳的叛变给民主联军带来了很大麻烦,一他随身携带有民主联军的部分重要文件,并向guó mín dǎng泄露了大量民主联军的实际情况,使杜聿明一改以往谨慎用兵的做法,下决心调动其精锐以机械化为先导,分兵追击民主联军,甚至企图将民主联军截留在松花江南岸加以歼灭。

    这一时期,是民主联军比较困难的时期。从5 月21日,杜聿明指挥其部队以多路平行追击方式对民主联军穷追不舍。guó mín dǎng军是坐着汽车或开着坦克、装甲车迂回民主联军的。民主联军不分白天黑夜迈开双腿拼命地向北走,许多部队被打散了,打乱了,与上级暂时失掉了联络。全军上下都感到奇怪,杜聿明怎么一反谨慎用兵常态,开始追着民主联军后尾打了。直到后来才获悉是失踪了的王继芳这个叛徒造成的(王继芳叛变后,一度得到guó mín dǎng当局奖赏,并被授予少将军衔,调入军统机关工作。但很快就失宠了。1949年他改名换姓逃回老家重庆,混人了重庆市公安局工作,工作异常“能干”,但很快被人民政府识破关押。四野总部暨华中军区立即派人到重庆确认系王继芳后,即将王继芳押回武汉公审处决,叛徒得到了应有下场)。

    就在民主联军全力后退之际,guó mín dǎng军也在齐头并进咬着民主联军后尾不肯罢休,并于5 月21日占领公主岭,22日占领范家屯,对日占领长春、海龙、德惠、农安。此后又沿长吉铁路占领九台、永吉。其第88师一部沿松花江直扑小丰满发电厂。民主联军罗华生部2 师4 团经数日急行军抢在敌军之前占领小丰满,并成功地组织防御,阻击蒋军,掩护友邻撤到松花江东岸,最后zhà毁了松花江桥。

    民主联军5 月下旬撤退时的局势是非常严峻的。罗荣桓曾回忆说:“从长春撤退到哈尔滨时思想很混乱,全军无所措手足。无政府无纪律现象非常严重。各人搞各人的,各人抓各人的。有些同志把新招编来的伪满军队和新缴获来的武器,看成是自己的,不去充实和补充主力。这样的部队虽然有武器,但是很不巩固。敌人一进攻,散的散,叛变的叛变,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比如,5 月29日林彪在给吉林军区领导人的电报中就反映了这些问题。林彪指出:你们pào兵团的直属队,及一门榴弹pào,共p 多人,其中大部分为革命的韩国人,另有十余日本人,因未接到你们撤退命令,在吉林附近被敌机械化步兵追上,全部被俘。此为我军进入东北,惟一的被歼的事实。

    5 月30日,林彪致电东北局指出:我在吉林附近渡江部队被敌机械化部队切断,有四个团未渡江来。该四部无电台、无地图、无群众的引路报信,并在土匪的扰乱下将遇到很多困难。而且渡江之诸部队建制皆不完全,逃亡与疲惫现象极严重。

    6 月2 日,林彪又一次致电东北局,在电文中指出:被敌隔断尚未找得之部队,梁兴初缺一个团,罗华生部缺一个营,万毅部缺四个营。万部减员最大,有的团只剩得半数。

    黄克诚的3 师也遭受严重损失。为此5 月24日他向中共中央作了报告。电报:从我所了解的东北部队部分情况及地方情况和我对今后作战意见略报如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