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3 月下旬guó mín dǎng进攻起,到长春撤退,我军除南满外,总伤亡1.5 万人,仅两满四个旅及一部地方部队伤亡达7000左右,7 、10旅连排干部大部换了三次,部分营级干部亦换三次,团级干部伤亡尚小,有些部队元气受到损伤,不经整训已难作战。
(二)部队从四平撤退尚有计划,长春撤退则已有些混乱。两满四个旅,一个旅到北满,一个旅到东满,两个旅到西满,其他各部情况不明。部队非常疲劳,有些战士撤退时走不动,不愿跟走;干部因长期支持着,亦极倦怠。
(三)干部中一般情绪不高,特别是营以下干部一般有很大厌战情绪,伤愈后不愿归队。比较好的则要求到地方工作,坏的很多逃跑、作生意、作手工,有些干部则装病到后方。这些现象是抗战八年所未有,主要是由于后方工作太差。但干部在长春撤退前逃跑尚少,在战场上一般均积极勇敢。
(四)地方工作在西满只有法库、康平、昌图。通辽几县比较普遍的有初步基础,其他各县除县城外,乡村中有些则有了点工作,有些则完全没有工作。土匪问题尚未解决,长、哈、齐占领后,西满散匪达互万以上,进剿很难消灭,灭窜则做了。因为集中兵力在四平,亦无较多部队进剿,地方武装有部分尚不巩固。地方工作进展迟缓,是由于时间短、干部少、土匪多及干部恋着城市不肯下乡。工作作风亦有毛病等。分配土地农民情绪很高,但提得较迟,一时难普遍开展。故从西满说,我们尚无广泛的、有组织的群众基础。
(五)整个军队与地方干部,除一部先进者外,一般渴望和平而厌战。从承德来之干部,几无愿在乡村工作者,都要求到长春、哈尔滨去。军队干部则很多要求休养,做后方工作,做地方工作。一般的战士艰苦精神比之内战与抗战时代都差了很多。黄克诚还向中共中央建议:在目前情况下,我们的作战方针不能死守城市。……应以消灭敌人为主,应避免被动的守城战,采取主动的歼敌。而目前争取一个时间来整理部队,恢复疲劳,提高士气,剿清土匪,发动乡村群众为最有利。待敌分散后作战,即失掉一些城市,这样做亦较稳妥。
5 月26日,东北局向中共中央汇报四平决战后民主联军情况,并请示今后作战方针。该电日:“东北我军经长期苦战,主力甚为疲惫。敌已占四平至长春线及郑家屯、西安至海龙线。我西满、北满甚为空虚。同时东、西、北满土匪尚未剿清,今又乘虚弥起,现敌向我军前进,我甚难作有力抵抗。今后作战方针,请中央指示。”
5 月27日,máo zé dōng复电提出:目前军事方针,除以一部与敌保持接触,给以扰乱及破路外,主力应不怕丧失地方,脱离并远离敌人,争取时间休整补充。外jiāo方针已告恩来,我方让步至长春双方不驻兵为止,此外一概不能再让,美蒋要打由他们打去,要占地由他们占去,我方绝不承认他们的打与占为合法。总之东北是未了之局,我党必须准备长期斗争,最后总是要胜利的。
máo zé dōng上述指示,是其审时度势为东北革命斗争在当前形势下所提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方针。这一指示也完全符合东北局领导成员的心愿,实际上是máo zé dōng已认可了东北局在四平决战后临机后撤的一系列行动的必要xìng。这一指示的适时下达,为东北局及时扭转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52.和平是打出来的
东北民主联军四平撤退后,guó mín dǎng军气焰嚣张。杜聿明一心乘胜猛追,一举渡过松花江占领哈尔滨,全面“dàng击”中共军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此时客观上有两件事的发生,使他不得不在松花江边收住了脚步。第一件事,就是在杜聿明的后背的南满的民主联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