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派小部队到兰陵以西虚张声势,同时,谎称受解放军主力的迎头痛击,将部队迅速撤退到台峰公路以西。而驻枣庄地区有着半个中央系之称的整编第51师,也对薛岳的命令采取应付的态度,只派出小部兵力向东增援,一受阻击立即后撤,致使整编第26师及快速纵队孤立无援而被全歼。这一方面说明guó mín dǎng军嫡系与杂牌军间的根深蒂固的矛盾,另一方面说明guó mín dǎng军惧战、怕战、厌战情绪已开始上升。
43.陈粟大军重走马陵古道,李仙洲集团莱芜覆灭
鲁南战役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的指示,华东两大野战军进行了正式的整编,成立华东军区,并在华东局和华东军区之下建立华东野战军,下辖11个步兵纵队,并用从guó mín dǎng军手里缴获的大量的火pào、坦克、汽车和俘虏组建了一个特种兵纵队,全军共27.5万人。野战军领导成员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为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渠,政治部主任唐亮。此时,华东战略区总兵力已达57.5万人,比战争开始时增加了近20万人,特别是野战军由初期的13万人发展到27.5万人,已经超过guó mín dǎng军华东战场上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再说华东地区guó mín dǎng军,在连遭宿北和鲁南两次重大打击之后,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各将领都像发疯的赌徒一样,并不甘心失败,自恃兵力雄厚,再次准备向山东解放区发起新的进攻。蒋介石和陈诚、薛岳等错误地认为,以损失20多万人为代价,占领了中共华东比较富庶的苏皖解放区,并把解放军主力挤到山东境内,这是“国军”战略上的“重大胜利”。guó mín dǎng军参谋总长陈诚到徐州后对绥署各级将领大加安慰,认定:“在先期的进攻中,国军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共军因连续作战必定伤亡重大而大势已去。”
随后,陈诚与薛岳进一步制定了一个大胆的“鲁南会战计划”。报蒋介石批准后,蒋下令由陈诚亲自掌兵,坐镇徐州督战,与陈毅、粟裕的华东解放军在鲁南进行决战。陈诚向蒋介石夸下海口:“鲁南会战,关系重大,党国前途,剿匪成败,全赖于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guó mín dǎng军鲁南会战计划的重点是,在陇海路东段与胶济铁路西段分别组织2个攻击集团,南北对进,聚歼华东野战军主力于临沂地区。以南线为主要突击方向。
由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整编第11、第64、第59、第25、第65.第74、第83各师及桂系第7军共20个旅,组成主要突击集团,也称南线集团。自陇海路东段台儿庄至城头一线,分三路沿沂河、沐河北犯临沂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和中共中央华东局所在地。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挥第12、第46、第73军共9个师(未整编)为辅助突击集团,由胶济路明水至张店之线南下,乘虚袭击华东军民的大后方,实行南北夹击的战略。同时,guó mín dǎng军还从豫北抽调五大主力之一的第5军及整编第75.第85.第72师集结在鲁西南地区,阻止华东野战军西撤和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
徐州绥署于1月28日给南线集团下达了作战命令。1月31日,欧震集团开始行动,左、中、右三路纵队齐头并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每日行程不足10公里,完全向推土机一样,由南向北平推。
就在guó mín dǎng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发生郝鹏举叛变的严重事件。
郝鹏举在大革命时期曾与萧劲光、朱克靖等同在苏联莫斯科pào校学习,回国后投靠蒋介石。抗日战争时期,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