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3/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率部投靠日本侵略者,成为伪军。抗战胜利后,又投靠蒋介石,被蒋改编为guó mín dǎng军任第6路军总司令。1946年1月9日,郝鹏举在进攻解放区的战争中被陈毅击败,所部改编为华东民主建国军。1947年1月27日,郝鹏举在guó mín dǎng军统局的策反下,再度投靠蒋介石,被编为guó mín dǎng军第42集团军。郝鹏举还恶dú杀害了派人该部工作的解放军代表10多人,其中包括朱克靖同志。

    正在紧张筹划作战的陈毅和粟裕得知郝鹏举再次叛变并杀害华东解放军优秀的指挥员朱克靖的消息后,真是义愤填膺。陈粟当即发誓要让郝鹏举血债血还。

    根据新的敌情,陈粟曾于1月26日提出集中50个团的兵力,先打南线guó mín dǎng军右路的初步方案并上报军委。27日,máo zé dōng复电同意,认为“先打右翼较弱之敌很好”,“总以多打弱敌孤立强敌为原则。”28日,máo zé dōng又在电报中指出:“敌人的进攻将于不久时间发动,我军拟以待其进攻再打为有利。”31日,máo zé dōng又就在鲁南歼敌问题致电陈粟:“蒋介石企图于三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以前击败我军。据南京消息,蒋军日内即将进攻,似此甚有利于我在野战中大量歼敌。我军方针似宜诱敌深人,不但不先打陇海路,即敌至都马地区是否就打亦值得考虑,似宜待其进至都马以北发起全力歼击,可连续打数个大歼灭战,使自己处于完全主动地位,丝毫不陷于被动。”

    但由于欧震集团采取平行推进的战术,使陈粟无从下手,陈粟决心用积极作战手段迫使guó mín dǎng军改变战斗队形,而利于选择孤立之敌歼灭。2月3日,华东野战军令第3纵队坚决遏阻guó mín dǎng军中路进攻势头,而对左右两路放行。但左右路的guó mín dǎng军见中路之敌攻不动,也都不前进了。

    针对这种情况,máo zé dōng于2月4日来电告诉陈毅和粟裕:“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目前敌人策略是诱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稳固地进占临沂,你们切不可上当,必须等候敌进至郑城、临沂之中间地带,然后再打第一仗方为上策。”

    máo zé dōng的指示大大启发了陈粟,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现了。

    陈粟设想既然南线之敌重兵密集,不易分割,而北线敌人则孤军深人,威胁华东后方,华东野战军何不改变原定计划,置南线之guó mín dǎng军重兵集团于不顾,而以主力隐蔽北上,歼灭南下之李仙洲集团。二月5日,陈粟把这一设想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两套方案供中共中央军委máo zé dōng主席选择(因为在此前máo zé dōng始终在运筹南线歼敌事):第一套方案:“以韦国清纵队进攻白塔埠附近,威胁海州,以吸引整编第25师东援,或第74师、第83师、第11师等部之北进,而后集全力首先歼灭其好打的一路。”

    第工套方案:“如执行第一方案仍未能吸SI敌人前进,则除以一个纵队驻临沂以南监视敌人外,主力均集结至临沂以北地区休整,待敌北进,再选歼灭机会;”

    第三套方案:“如南线敌仍不北进,或北进时不便歼灭,则除留一个纵队与敌纠缠外,其余主力急行军北上,彻底解决北线敌人。”

    陈粟对第三套方案进行了倾向xìng的申述:“如执行第三方案,至少可以彻底解决北线敌人,利于我今后作战。”

    就在这三套方案报请máo zé dōng批准的时候,陈毅、粟裕还是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