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南口约12,北口约25呈喇叭状。海峡里水流湍急,漩涡翻滚,两岸礁石突兀,险峰高耸。最窄处仅约10。苏里高这个地名对于航海者而言还具有特殊的意义,早在1521年,麦哲lún横渡广袤的太平洋后,就在通过这里踏上了最初的陆地,他环球之梦也在这条海峡以西数的一个叫麦克坦的小岛上无奈地破灭了。此后,这条海峡默默地历经了四百多个的春秋,直至太平洋烽火之燃起……
遮云蔽日的盟军舰队
美军在1944年7月9日夺取了塞班岛,突破了日军所谓“绝对国防圈”的太平洋内防御圈。不久以后,盟军西南太平洋的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为践“我将归来 (I shall return)”之约,在当月火奴鲁鲁举行的军事会议上,在罗期福总统面前申述:成千上万的菲律宾游击队员正在敌后进行袭扰,菲律宾的人民几乎均可投入这场解放菲律宾的斗争。如果绕过菲律宾,对友好的民众和岛上美国俘虏见死不救,他们只好在死亡线上挣扎,在暴虐的日军统治下忍受凌辱。这就是美国不信守尽早解放菲律宾的诺言,从而使东方人感到美国又抛弃了菲律宾。由此他说服了罗斯福总统,在尼米兹将军的台湾登陆和他的菲律宾登陆计划中,选择了他的方案。
为了重返菲律宾,盟军选择了莱特岛作为跳板。而为了实施莱特岛登陆战役,盟军投入了巨大的海上兵力,这个海域可谓樯橹林立,舰队基本上分为两部。
在吕宋岛以东聚集的是美国海军的精华,“蛮牛”哈尔西(William "Bull" Frederick Halsey)第三舰队中的米切尔中将 (Marc Mitscher)的第38特混舰队。这支特混舰队下辖4个特混大队。为了进攻莱特岛,第三舰队的一部分兵力已经转而配属给第七舰队。所以,这时的第38特混舰队可以说就是第三舰队,所以,第三舰队司令官哈尔西对第38特混舰队直接进行战术指挥。这支舰队中荟集着美国最强的舰队航空母舰以及高速战列舰以下大小舰艇95艘。他奉命“掩护和支援”麦克阿瑟麾下的西南太平洋部队,“以协助进攻和占领菲律宾中部的目标地区”,并负责消灭有碍进攻行动的敌人海空部队;又“若有机会歼灭敌人舰队的主力,则以歼灭行动为首要任务。”
麦克阿瑟的陆海军主将,克鲁格和金凯德
配置在莱特湾内的是得到加强的第七舰队算是的大部分兵力西南太平洋部队的一部分,指挥官是扬旗两栖作战指挥舰“瓦沙奇(Wasatch, AGC-9)” 号的第七舰队司令官金凯德(Thomas Cassin Kinkaid)海军中将,而西南太平洋部队总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则坐镇“纳什维尔 (Nashville, CL-43)”号轻巡洋舰。整个舰队分为两栖作战编队和pào火支援编队。前者辖有运输舰、货船和突击上陆用的各种艇只。后者有旧式战列舰6艘,其中5艘便是珍珠港淤泥中复活了的不死鸟,被修缮一新,装备有当时最新电子设备,与珍珠港之时判若两舰的“西弗吉尼亚”号也在这一行列。这支舰队中还有若干巡洋舰和驱逐舰,都由杰西奥登多夫海军少将指挥(详见作战序列表)。在登陆阶段,第七舰队共有738艘舰船,这些舰船中,420艘为登陆以及运输舰艇,并分为北部攻击部队(78特混舰队)以及南部攻击部队(79特混舰队),分别由巴贝海军少将(Daniel Barbey)以及威尔金森海军中将(Theodore Stark Wilkinson)指挥。此外尚有一支主要由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构成的近距支援群 (TG77.3),在莱特湾外稍稍偏东的海面上,配置着第七舰队所属的3个护航航空母舰大队(TG77.4.1-3)。这3个大队由托马斯斯普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