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3/4页)  复仇的绝响-苏里高夜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格 (Thomas L. Sprague)海军少将统一指挥,辖有护航航空母舰18艘以及担任警戒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若干艘,其基本任务是实施对潜、对空警戒以及对己方登陆部队进行支援。

    第七舰队的全部战斗舰艇为战列舰6艘、护航航空母舰18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83艘、护航驱逐舰25艘、护卫舰11艘以及鱼雷快艇44艘。

    莱特湾内训练中的美舰,从“西弗吉尼亚”号看到“康利”号驱逐舰正在散布烟幕

    捷一号计划

    随着马里亚纳海战的惨败,日本的“绝对国防圈”终告崩陷,东条内阁集体辞职,日军大本营也匆忙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在7月21日制定了一个称为“捷号”作战的防御计划。这项作战计划中,他们将美军的反攻方向估计为四个方面,针对这四个可能出现的战区制定了四套作战方案:“捷一号”作战方案用以保卫菲律宾; “捷二号”则踞守九州南部、琉球群岛和台湾;“捷三号”防卫本州、四国、九州以及小笠原方面;“捷四号”则负责北海道的防御。然而这一系列“捷号”作战计划的大意只是“以岸基航空兵为主力,配备于本土、冲绳、台湾、菲律宾方面,机动部队的大部分水面部队配备于西南方面,根据敌情前往菲律宾等方面;一部分则配备于本土作机动作战。这样与岸基航空部队的作战相联络,歼灭敌舰队以及进攻兵力。”充其量只是抽象的战略内容,并没有具体的作战指导。直到8月10日的马尼拉作战会议上,才在联合舰队作战参谋神重德大佐的构想下,制定出了五项具体计划,其中第三项关于水面舰艇的如下:

    以栗田健男中将麾下之第二舰队为主干的第一游击部队驻扎林加锚地,和第二游击部队也就是志摩清英中将指挥的第五舰队以及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的机动部队在濑户内海西部分别待机。如果预期盟军即将登陆,第一游击部队即进驻婆罗州方面,第二游击部队进驻濑户内海西部或者是西南群岛(连接九州岛到台湾岛的岛群)方面前进待机,如果盟军登陆,第一游击部队则策应岸基航空部队的空中打击,突入盟军登陆海域,pào击登陆船队,第二游击部队则与机动部队一道将盟军的特混舰队牵制在北方。

    在文莱的日军舰队,中央和右方可以清晰地看见两艘大和级战列舰,左边的远处就是扶桑号

    1944年10月17日,盟军忽然在菲律宾莱特岛开始登陆,日军没有想到反攻会来得如此迅速。由于菲律宾的失守对于日本而言,将意味着通往南方资源地带的jiāo通线彻底被切断,不言而喻,这样除了举手投降以外将别无选择。为了阻止这样的败局,日军在10月18日1732,向全舰队发出了实施“捷一号”作战计划的命令,企图作殊死一搏。20日0813,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发出决战要领,其基本计划是:

    第一游击部队(栗田舰队)的登陆地点突入时间定为X日,第一游击部队在该日黎明突入塔克洛班(Tacloban)的登陆场,首先击破该地的敌舰队,然后攻击滩头;机动部队本队(小泽部队)预定于X-1乃至X-2日到达吕宋方面,在吕宋海峡东部海面机宜行动,牵制敌军,若有良机,则发动攻击消灭敌人,X日定为10月25日;岸基航空部队和机动部队定于其前日(24日,Y日)对敌方机动部队实施航空总攻击。

    1006,又一封来自联合舰队参谋长的电报被送往第二舰队,文中说:“根据联合舰队司令部经过作战图演之结果,认为兵分南北两路比全部舰队在一个方向行动更为有利。”

    从文莱到莱特湾的航线有四条,北线有三条路,都是进入锡布延海,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在萨马岛东岸南下后直指莱特湾,所不同的是第一条航路是绕过南沙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