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成为苏联的领袖。阿尔巴托夫说这个人,“被中央委员会机关及中央委员会周围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个能力弱的人,而许多人认为他是个临时xìng的人物。我不排除,也正因为这样,政变参加者把他作为中央第一书记候选人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在过去曾不止一次地发生过,如果没有普遍接受的担任领袖角色的人,那么别的领导人就会设法寻找妥协人物,尤其是尽可能选能力差的人,而不选被认为是能力较强的人”。(第154页)
朱正:无可奈何花落去读格阿阿尔巴托夫的回忆录(3)
苏联的这个选拔干部的原则,不但对于最高领袖是如此,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也是如此。阿尔巴托夫指出:“如基里连科、契尔年科、波利扬斯基、谢列斯特、沃罗诺夫、索罗缅采夫、格里申、杰米切夫等等,虽然xìng格、观点、履历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特征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平庸。这些平凡琐碎之辈之所以能够爬到如此之高,在一个伟大强国中占据如此要职,只是由于斯大林专制制度造成的特定历史条件罢了。”“他们熬过来了,从复杂坎坷岁月的众多弯道中走过来了,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本人的坚定信念;他们之所以浮到上面,首先是因为地位比他们高的人没有把他们看作是竞争对手”。(第331页)阿尔巴托夫痛心地说:“早在个人迷信时期建立的机制不仅把权力集中在领袖个人手里,而且一贯有目的地把领导人的大多数有竞争潜力的对手在距争当领导人还很远的时候就‘打掉了’。”(第267页)“斯大林个人迷信,如果如实地说,他的残酷的暴政、专制、专断的令人最痛心的后果之一,就是他将国家的未来置于危险境地,其中包括使国家陷于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