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几代的软弱无能的领导之手”。(第163页)
在勃列日涅夫平庸的乃至低能的领导之下,更错过了不少时机。这里只说一件事:那时,世界上正开始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阿尔巴托夫等有识之士多次提出需要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以免被抛到世界发展的后面。他们向上面提jiāo了一份长达一百三十页的文件。阿尔巴托夫回忆说:“后来我才明白,全部问题在于领导不准备在经济上进行认真的变革,而且根本就不准备解决严重而复杂的问题。呈报的文件正是在这方面简直使他们恼怒,因为他们期待的是某种‘平稳’得多的、圆滑的、宣传xìng的、满篇好话的东西。”(第217页)后来戈尔巴乔夫看到了它,称它为“一个有意思的文件”。可是时间白白过去了二十年!问题更加重了。
阻碍改革进程的因素,一个是意识形态的成见。阿尔巴托夫指出:“苏共二十大后形成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党宣布了斯大林活动中的错误和罪行……但与此同时,大家认为,并常常说意识形态本身、列宁之后的社会主义概念和党的路线本身一直是正确的。”(第74页)他还指出:“至于说到较广大的社会阶层,那么在这里改革的经验也雄辩地证明,意识形态上的成见和阻力也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说实在的,我国宣传工作几十年,灌输的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所有制和社会公正的肤浅的、有时是歪曲的理解回过头来都打到了改革者头上。因此最先进的经济学家早就提出的那些思想长期以来在社会公正那里简直得不到支持,而往往被曲解。”为了破除这种阻力,他呼吁:“我们必须停止把由官僚们管理的国有财产说成是属于每个公民的公有财产。我们必须让私有财产具有合法地位。”(第296页)
还有一些人反对改革,其目的不过是害怕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害怕丧失自己享有的特权。阿尔巴托夫指出:“他们实际是在保卫专制秩序,更精确地说,是在保卫他们自己的权力和特权。”(第191页)“特权”是怎么一回事?他说:“革命以后,由于我们的困难的生活条件,特权一直是保持极权统治的有效工具。特权不仅仅是收买党政军领导干部的一种手段。存在特权这一事实本身也使党政军领导干部害怕失去特权,并大大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特权是保证服从和上层的一致的十分有效的办法。他们的负面是容易引起得不到特权人的嫉妒和仇恨。特权只有在保密的情况下至少是作为生活中不受注意的一个方面,才得以存在下去。”(第115页)“我确信,这是斯大林故意采用的政策,目的在于收买党和苏维埃机关的上层,使其落入某种连环套之中。这是一种路线,旨在借助于直接收买,借助于灌输丢掉职位就丢掉特权、失掉自由甚至生命的恐惧思想,从而保证官员们绝对听话,并积极地为个人迷信服务。”(第312页)不仅这样,它不仅当时能够为这个权力结构正常运转服务,还能够为抵制改革、保卫这结构永世长存服务。阿尔巴托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也是一个享有特权的高级干部了,却并没有让特权收买他的良心、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而把它揭露了出来。且看看他的一段描写吧:“高级机关干部的主要津贴来自克里姆林宫的食堂(作为一种伪装,它的官方名称是‘医疗饮食食堂’)。每个月的中饭和晚饭餐券官方定价为140卢布,但我们只需付一半的钱。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在那个食堂吃饭,人们用他们的餐券到那里去买各种食品,买到的食品供他们的全家食用还绰绰有余。那个食堂出售许多最昂贵的食品包括鱼子酱、高级鱼类、由专门工厂生产的质量大大超过一般商店出售的香肠以及上等的高级糖果和水果。当我第一次把我的四天的食品份额带回家的时候,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我的岳母简直不能相信她的眼睛,她说,在新经济政策以后,她从未见过这样的食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