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3/4页)  海尔管理模式全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洪泰婉言谢绝了:“谢谢,但我的工作还没

    干完……。”R先生感动之余伸出了大拇指:“我接待了上百个代表团,不提到迪斯尼乐园玩一玩的,海

    尔人是第一个!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海尔在短短十几年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这么多奇迹!”

    海尔的这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是由十年创业期的“无私奉献,追求卓越”发展过渡

    而来的。从1984 年到1995 年,海尔十年创业,濒临倒闭的小厂没有足够的资金,艰苦的创业工作需要员

    工的奉献精神。

    1995 年,当海尔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开始聚焦国际市场时。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

    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尝试者,创中国人自己的国

    际名牌,成为海尔人此后最执著的追求。因此,张瑞敏把“无私奉献”改为了“敬业报国”,全体海尔人

    也有了更新的追求。

    到了第三个十年,海尔在国际化和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已经逐渐由单一化企业文化向聚合型高级企业

    文化阶段过渡,在海尔走出国门、企业本土化的过程中,遍布全球的5 万海内外海尔员工以及海尔创世界

    顶级品牌的目标,都需要一种全球视野的共享价值。海尔新的企业精神——“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应运

    而生。“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与国际顶级企业相比,目前的海尔还不具备资源优势,但在创新的旗

    帜下,海尔可以而且能够创造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

    阶段的更高目标。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

    虽然海尔的精神随着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海尔真正的文化内核还是在第二个十年

    中提出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因为这一目标具有民族意义,是海尔人挑战国际名牌的精神底蕴。这

    一目标在海尔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根本xìng的激励作用。

    敬业报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中国人讲究忠孝,讲究回报。“忠”就是真诚,海尔人真诚到永

    远,也就是要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卓越”具有西方的味道,“卓越”

    就是持续的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海尔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要么

    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对于海尔来说,就是要为振兴民族工业、提高综合国力奉献力量。在全面实施国

    际化、创世界名牌的大方向下,海尔各本部、事业部一直到员工个人,还要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奋斗方向和

    目标,落实到更加具体的行动中,以实际行动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马上行动

    海尔人做事,讲究一个“快”字,也就是效率,说干就干,绝不含糊。对问题要马上解决,决不拖沓,

    慢腾腾地做事在海尔是行不通的。张瑞敏在谈到加入WTO 后,中国企业如何与国际企业竞争的问题时,坚

    定地认为中国企业只有在反应和行动的速度方面,才可能建立起赶上国际企业的竞争力,以敏捷冲击规模,

    因为中国企业在规模、技术、人才、品牌等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都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海尔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对用户的意见迅速做出反应,而且更会根据用户要求,马上行动,开发出

    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的确,商场如战场,我们在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