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 章(第2/4页)  CEO思考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一种情形-我们会感到烦闷,或者觉得自己无能,甚至会怀疑压根儿就没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都希望能够跳过这个阶段,哪怕干脆采用一个根本不能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或者随便做些什么,总之只要能继续前进就好。挫折阶段需要耐心,但它也是至关重要的,是你必须经历的。只要锁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挫折感就会催促潜意识加紧工作,最终产生顿悟和灵感。这时,你就会觉得等待是多么值得!

    一些教育家和官僚主义的老板对挫折阶段很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思维混乱或优柔寡断的一种表现。从文化上来说,我们已经习惯将挫折视为软弱甚至是失败的象征。难道贝多芬或米开朗基罗就从来没有遭受过挫折吗?难道他们的创作过程就没有过阻碍吗?难道牛顿的思路就总是畅通无阻吗?凡高把挫折看做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也曾忍受了多年的失意。

    忍受挫折,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也是领导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创造过程。挫折只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不要再过分强求;所以,你该想点儿别的,或者去做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通常,你需要转变态度。如果你能够暂时保持这种状态而不是变得过分消极,那么有时候,这种"创造的紧张"将帮助你突破,达到思维的另一个高度 -或许还能促使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问题。既然到目前为止,克服挫折还没有什么技巧-那么,别去管它了,明天再说。

    孵化阶段

    这是第三阶段。在孵化阶段,你应该停止冥思苦想,先把问题放到一边,移jiāo给你的潜意识去处理。看起来,这就好像母鸡孵蛋一样,我们要做的一切,就是让创意保持热度-如果愿意,你可以先把它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你的确需要做点儿什么-某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或许,我们会有意地让自己进入这一阶段-我们会说"我想等到明天再来处理这个问题";或许,我们会宣布"我放弃了,我再也干不下去了" -这样,问题不战而胜,打败了我们;又或许,我们会埋头到另外一个更紧急的问题当中,忘记了原先的问题。孵化阶段可能只持续几分钟,比如喝杯咖啡或者散散步的时间;它也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同挫折阶段一样,问题解决过程的这一阶段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毕竟,它和积极自信而又果断干练的现代管理者的形象实在是格格不入。

    但是,很多富有创造力的人都非常熟悉这种孵化阶段,并且使之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小说家格雷姆格林,完成了所有的研究工作,收集到了所需的全部事实、经历和印象之后,他并不是马上坐下来动笔写作。相反,他更愿意等待,让潜意识接管一切,然后看看潜意识会在梦里对他说些什么。只有当这些梦境聚拢了,变得平静了,这时他才会开始动笔。

    不过,即使你没有记住你的梦,那也不必担心。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创意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到达我们的意识。比如克雷电脑公司的创始人西摩克雷,他就知道一条独特的途径。很多年以来,他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了两半:一半用来制造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另一半用来挖掘一条从他家地底下开始的隧道。"当我被问题绊住,无法取得进展时,我就先停下来。我会去挖隧道-你知道,每挖进大约10厘米就得花上1个小时。"对克雷来说,挖隧道不仅仅是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消遣活动。克雷电脑公司的董事长补充说:"事实上,真正重要的工作都是他在隧道里完成的。"

    孵化阶段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就那么一小会儿,或许就是吃顿饭的工夫,我们暂时停止了思考,而恰恰在这时,答案突然自己冒了出来。

    对于绝大多数问题来说,我们不必非得在24小时之内找出答案 -就算你不能等24小时,至少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