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后。逡巡夜漏已半,遂命肇于幕外见之。”然则
翟公巽祭仪以鬼宿渡河为候者,盖本苏德哥之事耳,岂少蕴偶忘之耶?
○软语
杜子美诗:“夜阑听软语。”本《法华经》,又以软语。一云言词柔软。
●卷七 事实
○摩顶致踵
《孟子》:“摩顶放踵。”盖放字恐误也,或是致字。致、放字相类,见李
善《文选注》。
○腹腴
杜子美“遍劝腹腴愧少年”,本《礼记》“冬右腴,夏右鳍”。郑氏曰:
“腴,腹下也。”《前汉》:“九州膏腴。”师古曰:“腹下肥曰腴。”
○炼师练师
杜子美《忆昔行》:“更访衡阳董炼师,南游早鼓萧湘袍。”炼师当是衡山
道士耳,取炼形之意,故道家有《灵宝五炼经》。按,后魏李顺兴乍愚乍智,人
莫识之。其言未来事,时有中者。常冠道士冠,时人有忆者,辄至其家。号为李
炼师。后有张炼师,亦不知其名字,好言未然之事。世人以张类顺,亦呼为张炼
师,见本传。然则称道士而以炼师,其来久矣,不始于唐也。李白有《赠嵩山焦
炼师诗序》云:“嵩丘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fù人也。”司空表圣亦有《送张
炼师还峨眉山》诗,皇甫冉亦有《少室山韦炼师升仙歌》,鲍溶亦有《宿青牛谷
梁炼师仙居》诗。按,《唐六典》云:“道士修行,其德高思精,谓之练师。”
乃知炼师之名,其来甚久,但练字从糸。
○麻鞋见天子
王睿《炙毂子》云:“夏商以草为╂。《左氏》曰,扉屦也。至周以麻为之,
谓之麻鞋,贵贱通着。晋永嘉中,以丝为之,宫中妃嫔皆着。”故杜子美《述怀
诗》云:“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浮云蔽日
潘子真《诗话》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太白诗也。
陆贾《新语》曰:‘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白用此。”予按,《史记
·龟策传》亦云:“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
○桑荫不徙
唐《尉迟敬德赞》曰:“敬德之来,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
按,《战国策》:“冯忌对赵王曰:‘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yīn
移而授天下。’”又《刘子》曰:“尧之知舜,不违桑yīn。”袁孝政注云:“尧
尝举舜于服绎之yīn,与舜语于桑树下,树yīn不移,尧即知舜。”
○赈济、振济
颜师古《匡谬正俗》曰:“赈济当用振字。《说文》曰:‘振,举也,救也。
诸史籍所云振给、振货、振业者,其义皆同,尽当为振字。今人之作文书者,以
其事涉货财,改振为赈。按,《说文解字》云:‘富也。’左氏《魏都赋》曰:
‘白藏之藏,富有无堤。同赈大内,控引世资。’此则训不相干,何得混杂。诸
云振给、振贷者,并以饥馑穷。将就困毙,故举救之,使得存立耳。宁有富事
乎?”以上皆颜说。予以颜说甚当,但未有据。按,《春秋传·文公十六年》:
“楚人出师,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注云:“庐,今襄阳中庐县也。振,发廪
仓也。同食,上下无异馔也。”然则振济,当以左氏为据。今字书止云赈,言其
富。盖言于利能不失时,则可以致富矣。汉《汲黯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