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1/4页)  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激计划的当天,全球股市竞大幅下跌,可以看出人们对新总统的雄心壮志并不完全买账,而很多投资者更是担心经济衰退仍将加剧,因此对这项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不看好。2009年美国经济将走向何方?这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要想解开这个谜团,首先就要搞清楚这场金融危机究竞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郎咸平教授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这次金融危机的背后的确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国际金融炒家怎么玩这个游戏?它们如何创造出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阮金融海啸?当然也不能这么说,不是它们创造的,而是它们把握现在的状况创造出了一条有利于它们自己的道路。

    我请各位读者注意一件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叫美联储,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的一把手通常都是由学者出任的,而美国的财政部长基本上都是高盛出来的人,例如克林顿总统的财政部长鲁宾和小布什总统的财政部长保尔森。我判断这里面应该有非常重大的yīn谋,因为学者比较容易被cāo纵。比如格林斯潘,他是一个非常自以为是的人,一个得意忘形的糟老头子,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一生都是被金融炒家所控制的。格林斯潘讲过这么一句话:“……金融创新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永远无法充分理解所有的产品和jiāo易。与此同时,我们的监管根本跟不上业界的脚步……”也就是说,他亲口承认他不理解华尔街在做什么。

    另外,被我们中国银行业视为风险控制规则的巴塞尔第二号协议,在国际金融炒家看来,就是一个从发布那天开始就已经陈旧落伍的垃圾标准。而我们现在还在学这个垃圾,这就是我们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国际金融炒家席卷中国之后我们毫无招架之力,因为我们根本不懂。为什么美联储不提高这一标准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现任的美联储(也就是美国中央银行,我要提醒读者,美国中央银行是民营企业,不是国有企业,和我们完全不同)主席伯南克,他们都是学者,他们不一定能搞清楚华尔街在干什么。真正掌控美国金融政策命脉的是财政部,而美国财政部基本上是由熟悉华尔街内部运作的高盛等国际金融炒家所掌控的。这个奇怪的组合布好阵之后就开始一步一步地狙击。至于后果是什么,我相信高盛等公司事先是不知道的,可是它能够利用政府所犯的一切错误来图利自己。

    所以从2001年就开始了此次金融海啸的前哨战,为什么是2001年?那时格林斯潘还是美联储主席,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由于格林斯潘采取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政策,互联网泡沫破灭并没有波及美国的实体经济。

    背景提示

    2001年初,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泡沫突然破灭,一些老牌的通信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随之大量倒闭。网络泡沫的破灭直接导致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了阻止这一衰退,当时就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迅速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美联储又多次大幅度减息,将基准利率从3.5%降低到1%。正是连续降低利率的决定,让这场由网络泡沫引起的衰退维持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回首格林斯潘就任美联储主席的18年,他几乎每次都是用降息的方式阻止了危机的蔓延,他也变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甚至有人曾经比喻说,格林斯潘是个“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的“财神爷”。那么,神通广大的格林斯潘怎么会被金融炒家所利用呢?

    在美国舆论的一片赞扬声中,格林斯潘这个老头子有点儿得意忘形了,可以说是利令智昏,觉得自己了不起。而且奇怪的是,媒体都一面倒地吹捧格林斯潘:你是最伟大的人,你的金融政策伟大得不得了,只有你真正地控制着美国的前景,只有你才是美国的救星。都是这一类的话。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