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我们当初的制造业产业发展定位就是错的,这才是我们传统劳动力密集行业毛利率低的原因。
五、避免高科技产业重蹈玩具产业的覆辙
如果你不认清这个事实,非要转型不可,那你转型做什么呢?你转型之后还是做芯片,还是做“1”吗?那我告诉你,明天的芯片就是今天的玩具。将来,美国人一定会掌控芯片的六大环节,把我们芯片的利润完全吸干,因此明天的芯片必然重蹈今天玩具的覆辙。摆在我们企业家面前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选择,是一个只看表面现象的选择,因为产业升级本身就是简单地拿玩具的利润率和芯片的利润率做一个表面上的比较,而这个表面上的比较会驱使很多学者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应该抛弃这些产业,直接进入高科技或资本密集行业。而且这个选择还被以克鲁格曼为首的学者极度夸张了。其实克鲁格曼在美国发表的论文我基本上都读过,他在宏观经济方面确实有成就,否则也不会拿诺贝尔奖,但是他在产业经济方面却是涉猎不多,他的转型理论让我失望。如果真走到产业转型这一步的话,玩具行业的命运将在高科技和资本密集行业重演。这就是奢侈品销售火暴的原因所在,我们摆在企业家面前的是一个重蹈覆辙的选择。对于企业家的这种无奈,把原本应该投资在传统劳动力密集行业的资金拿去炒楼、炒股、买汽车、买奢侈品,我不想苛责,我只能表示理解。
此外,假如我们真的转型成功了,我们还将面对两大不可避免的悲剧。
第一个悲剧。如果我们要转型,你知道我们要用多少个玩具工厂才能换一个芯片工厂吗?1 000个。因为芯片的投资非常大,是玩具的上千倍。1 000个玩具工厂可以聘用100万人,而一个芯片工厂只能聘用2万人,因此,我们如果转型成功,将立刻面临98万人的失业。
第二个悲剧。日本就是一个以高科技和资本密集行业为主的国家。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的GDP下跌12%,2009年第一季度下跌15.2%。为什么呢?很简单,高科技和资本密集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可有可无的产品,例如手机、数码相机等等,这种产品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多买一点,经济环境不好就少买一点。而真正抗压的就是像内衣、速冻水饺这些我们看不起的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些传统行业,升级到高科技和资本密集产业,我们将立刻面临第二个悲剧,那就是产品更不抗压。
六、产业转型不能潜规则
我相信读者看到这里一定非常难过,为了不让各位读者难过,我想给各位读者一点乐观的感觉那就是请各位读者放心,产业转型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我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我只想提醒各位读者,真正有高科技和资本密集产业的只有西欧、美国、日本和韩国,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没有。你知道为什么吗?就以我们所熟悉的韩日两国为例,这两个国家都是重纪律、守规则的国家。而发展高科技的基础就是一定要先建立一套以规则为本的系统工程。什么叫做以规则为本的系统工程呢?
请各位读者考虑一下,你们公司招聘是寻找人才,还是寻找螺丝钉?寻找人才的公司本上没有系统工程,具有系统工程的公司一定是寻找螺丝钉,而不是寻找人才。我们都会同意,餐厅的大厨师就是最重要的人才,如果没有这个大厨,餐厅就不可能开起来。我们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水平就相当于大厨师的水平。这个人厨师炒菜好吃,别人就不行,你为了留住大厨师,还要给他股权。其实你错了,你应该把大厨师的炒菜过程系统工程化,这样你就不需要大厨师这个人才了。
什么叫做系统工程化?比如炒鱼香ròu丝,我们把大厨师炒菜的过程分成20个阶段,也就是20条规则。第一个人切葱花,第二个人切ròu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