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俄中密约。但机密泄漏,引起各列强对清政府的强烈抗议,这个密约不了了之。

    俄国的露骨侵略行为,加之日本的劝告,使日俄战争bào发时,中国从一开始就宣布中立,而没有履行第一次俄中密约。(华盛顿会议时,密约之事才大白于天下)

    二、支那事变bào发后中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支那事变bào发后不久,中苏间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八月二十一日)。九月下旬,苏联对日军轰zhà南京提出强烈抗议和警告,同时对中国实行道义上的援助。到一九三八年五月为止,共援助飞机五百架,驾驶员和机械师二百名,以及大量的军需器材。后来又派遣军事顾问团,提供贷款,支援guó mín dǎng政府,而对中国共产党却未大力援助。这是因为,与中国共产党相比,蒋介石领导的中国更有力量牵制日本。

    到一九四一年三月《日苏中立条约》一签定,苏联便削弱对中国的援助,忙于应付德苏战争,它在新疆的势力也衰弱下去。中国guó mín dǎng政府抓住这个机会改组了亲苏的新疆政府,限制苏联的权益,中苏关系为此恶化。一九四四年,在苏联支持下,新疆发生了bào dòng。从这时起,斯大林转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德黑兰会议上对中国guó mín dǎng政府表示敌意。战争末期,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更加疏远guó mín dǎng政府。

    三、战争末期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一日,在雅尔塔会议的最后一天,罗斯福、邱吉尔为了敦促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和斯大林之间签定了秘密协定:

    1. 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2. 由日本一九○四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①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jiāo还苏联;

    ②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③ 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个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 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 千岛群岛须jiāo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罗斯福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美英苏三国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定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由于雅尔塔协定中这部分内容是秘密的,以及四月十二日罗斯福逝世等原因,这个问题在六月的旧金山联合国大会和七月的波茨坦会议上均未公开,八月日本宣布投降。另一方面,中国由于抗日战争,内战威胁和新疆政治形势等重大问题,深感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于是于六月下旬派宋子文前往莫斯科举行会谈。直到这时中国才从美国大使那里得知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内容。八月十四日,中苏间签定友好同盟条约和另外四个协定。

    如上所述,这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非是中国提出的。但是,中国政府的行政院长发表了“新协定是远东持久和平的基石”的见解,立法院长孙科称中苏条约“开辟了中苏关系的新时代”。不久,苏联占领了中国东北,大肆掠夺那里的工业设备,外蒙古正式独立,中国又一次被苏联欺骗了。

    1. 苏军理应于日军正式投降后三个月以内(至十二月三日)从东北撤离完毕,但是却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

    第一次:签定延期协定,拖至一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