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年一月三日。
第二次:签定延期协定,拖至一九四六年二月一日。
第三次:以苏军参谋长谈话的方式表示(于长春):“在美军从中国撤离的同时,苏军从东北撤离。”对于中国的反苏yóu xing,宣布(四月三日)“在哈尔滨、长春、大连、今沈阳实施军事演习”,进行牵制。
第四次:苏联政府答复:“四月末以前,将撤离完毕。”
2. 苏军直至五月三十一日才从东北撤离完毕,而在旅顺、大连依然驻扎着军队。这个期间,根据斯大林的直接命令,由苏联专家(二百二十六名)负责监督,将东北的工业设备运回了国内。
《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中国政府表示:“只要蒙古人民希望独立,中国愿承认其独立。”苏联趁此机会,在日本投降还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就策动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十月二十五日获得五十万张赞成票(反对票无),终于使外蒙古独立。为此,中国不得不于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而放弃过去一贯主张的主权。苏联则于二月二十七日在莫斯科与外蒙古签订了《苏蒙友好互助条约》。此外,苏联还在新疆借口调停哈萨克人和汉族人的纠纷,要求中国与它签定十一项协定。这些协定虽于六月六日在乌鲁木齐正式签定,但中苏之间的互不信任却日益加深了。
日本投降后,guó mín dǎng政府与共产党之间虽然经过美国调停,但并未达成一致。共产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占据了东北,力量越来越强大,至一九四九年初已夺取长江以北各省。guó mín dǎng政府则退至广东、重庆、成都,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九日终于不得不迁至台湾(台北)。共产党的力量控制了大陆,于同年十月一日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由máo zé dōng担任主席。苏联于第二天便撕去外jiāo上的伪装,承认了新政府,不久又同新政府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仅仅四年,中国guó mín dǎng政府就被苏联抛弃,失掉了大陆。
四、朝鲜战争bào发前夕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máo zé dōng为参加斯大林七十诞辰庆祝活动而访问了莫斯科,在那里停留了两个月。这个期间,máo zé dōng同斯大林举行了会谈,并于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作为这个条约的附属协定,签定了《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中国向苏联借款的协定。这一次签定的条约及协定不同于过去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它是两个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同盟。中国领导人没有忘记向世界炫耀这个条约是“人类史上无以lún比的、坚如磐石的”。将这个条约和过去的条约相比,可看出下列差异,对中国是有利的。但是,由此,中国走上了追随苏联的道路。
1. 同盟所针对的国家扩大到日本及与日本结盟的国家(美国)。
2. 签定了关于长春铁路归还日期及旅顺的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曾规定苏军从旅顺港撤离期限为三十年,这一次进行了修改,规定为不得超过一九五二年末。(由于朝鲜战争bào发,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才发表共同宣言,付诸实施)
3. 签定了关于大连的协定和将苏联在东北的财产转让给中国的议定书。一九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全部手续完结。但是苏联从东北掠去的工业设备却一件也未归还。
4. 苏联政府同意向中国提供三亿美元(每年六千万美元)的信用贷款。 [ 作者注:在这之前,苏联将共产党东北人民政府的高岗召到莫斯科,于一九四九年七月签定了贸易协定(有效朋一年),企图以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