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3/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出,最近的国际形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极为相似,中苏关系也将为这种世界形势的惊涛骇浪所左右。

    1. 各国的军备预算年年增加,尤其是共产党国家不顾经济上的困难疯狂扩军备战。这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日德意和美英苏极其相似。

    2. 过去各地发生的冲突不仅没有平息,反而引起连锁反应,冲突的规模和地区年年扩大,无法解决。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是英德海军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是英德之间、日美之间海军竞争,战场甚至扩大到了太平洋。今天,美苏的海军竞争已遍及全世界海域,就连印度洋上也yīn云密布。这是不祥之兆。

    4. 由于革命和冲突而家破人亡、饥寒jiāo迫的人年年增加,在柬埔寨、伊朗、阿富汗等地区还进行着残酷的屠杀,它的规模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犹太人的迫害。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联盟已陷入软弱无力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已逐年衰弱,在重蹈国际联盟的覆辙。

    第八章 苏联的对日政略和对日战略

    0

    第一节 武装入侵(第一案)

    第二节 采取间接侵略方式控制日本(第二案)

    第三节 以第一、第二两案的折衷方式控制日本(第三案)

    促使希特勒铤而走险,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半原因,是战前英、法两国的和平主义思潮和薄弱的国防。今天,日本轻视国防,不认真备战,沉溺于和平气氛,这种状态不是和战前的英、法两国十分相象吗?法国短短四十天就陷入了不得不投降的境地。

    如果中苏战争bào发,日本果真能一直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吗?

    笔者在第六章中已就中苏战争bào发后各国的动向进行了预测。凡是战争,都容易发生预料不到的事件,引起连锁反应,最后演变为严重事态。中苏战争一旦bào发,难保朝鲜半岛的南北双方不兵戎相见,也难以断定中越之间不再次发生战争。中国将推动日、美参加中苏战争,至少要根据《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要求日本积极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与此相反,苏联将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严厉谴责日本支援中国,强求日本参加苏联阵营,或公然占领北海道的一部分和对马岛,至少也要要求日本严守中立和不增加国防力量。

    美国作为《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缔约国之一,将同“北约”各国一道要求日本防备苏联入侵,至少也要要求日本严密注视苏联的动向以备万一。但是,日本这时候如果积极加强国防,就有可能被苏联阵营指责为敌对行动,还有可能被用来作为侵略的借口。反之,日本如果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则必将遭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中国的攻击和批判。

    日本国内战后长时期以来一直推行以政党和派阀为中心的政治,国防不为人所重视,防卫厅长官更换了三十八人之多。社会党反对重新武装,赞成中立,在国会中拥有第二位势力。共产党、社会党、公明党都主张废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解散自卫队。国民大众打着战后宪法的旗号,一味要求权利,沉溺于享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国内舆论怎么能因为中苏战争bào发而趋一致呢?

    更何况中、苏、美等国对日本有不同而且矛盾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和平外jiāo和“全方位外jiāo” [ 译者注:不问社会制度如何,同任何国家和睦相处,保持友好关系。 ] 向何处去寻求出路呢?越是探讨中苏战争的后果,就越对我国的安全深感忧虑。

    上面,笔者带着中苏战争bào发后日本会受到何种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但是,不能断定苏联首先考虑的是中苏战争,其次才是日本。毋宁说苏联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