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 章(第1/4页)  坦克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向西北进攻。这是一次向心突击,是在严格的协同指挥之下进行的。第48坦克军向巴尔文科沃实施突击,它的快速推进,完全出乎俄军的意料。几天以后,在右翼进攻的第17装甲师占领了北顿涅茨河沿岸的伊玖姆至普罗托波夫卡一线,而党卫军坦克军则夺得了洛佐瓦亚,并与从西面发起进攻的“凯木甫”战役群建立了联系。

    地形几乎是完全开阔的,略有起伏,有几条小溪纵横其间,当时已经完全冻结了。这里很象斯大林格勒以西那一带,也很象北非沙漠地。向北倒流的俄军纵队,看上去相距也就是8-12英里,已经在我pào兵有效火力的控制之下,有些俄军部队得以逃脱罗网,而近卫第1集团军和波波夫坦克群,在兵力兵器方面都遭到严重损失。三月六日,俄军几支较大的坦克兵团和一个骑兵军,完全被第4坦克集团军的“凯木甫”战役群所分割,俄军损失坦克615辆,火pào1000余门。第48坦克军在哈尔科夫以东向前推进。三月中旬,我军重新在北顿涅茨河一线巩固下来,防御正面仍然朝东。党卫军坦克军继续胜利进军,三月十五日,德军的战旗再次飘扬在哈尔科夫中心广场上。

    在里西强斯克和伊玖姆之间的第1坦克集团军地带内,俄军也被击退,并且退过了北顿涅茨河。这样,在几星期之内,曼斯坦得以顺利撤退,并大举反击,消除了被围的威胁,使胜利在望的敌人遭到惨重损失,并重建了由塔干罗格到贝尔果罗德的南部绵密防线。师的数量对比是八比一,俄军占优势。这些行动再次表明,只要有能正确运用战术原则的指挥官,而放弃那种束缚手脚的“拚命死守”的刻板原则,德军部队是能够干得很好的。

    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曼斯坦面临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可以认为,他能把德军从高加索撤出并向哈尔科夫反戈一击,这一胜利是伟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位将领取得这样的成就。德国军事评论家里特·冯·施莱姆说这是“北顿涅茨的奇迹”,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奇迹,胜利是由于指挥官善于判断和深思熟虑才取得的。

    第4坦克集团军在二、三月的反击中,值得提出的有以下几点:

    1.高级指挥官没有限制坦克兵团的行动,而给它们赋予了“大纵深的任务”。

    2.坦克兵团对于它们的翼侧没有顾虑,因为上级指挥部掌握有现代化的步兵,可以保障翼侧。

    3.包括坦克军在内的所有坦克兵团指挥官都在第一线指挥战斗。

    4.实施的攻击无论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出敌不意的。

    下面不妨看看,俄军对这次出乎意外的攻击是怎样反应的。俄国军人在xìng情上是不稳定的,他们打仗是靠大家的一股冲劲,因此从胜利前进一下子变成仓卒的退却,他们是受不了的。在反攻期间,我们亲眼看到俄军中那种无比惊慌的情景,但是俄军却善于在有计划、有组织的防御中进行顽强、甚至是疯狂的抵抗,这一点是令人惊异的。确实,俄军防御上很细密,在集中兵力的进攻上却不讲究,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没有预料的情况,就很容易陷入混乱。曼斯坦的这次行动表明,要用机动作战对付俄军集中兵力的进攻,而不能采取阵地防御的办法。俄军的弱点在于不能应付突然情况,这是他们最虚弱的一面。曼斯坦认清了他们的弱点,他还认识到我们的强点在于所属的指挥官都训练有素,而且能够独立行动并善于指挥。这就使得他所属的师顺利撤退几百英里,随后又用这些师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致使手足无措的对手遭到沉重的打击。

    政治问题

    哈尔科夫反攻以后,有三个月的时间是相对平静的。我利用这一间歇时间,直接研究了一下俄国共产主义问题。我得机会就去访问斯大林诺和哈尔科夫的工厂,并尽我的可能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