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3/4页)  坦克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他的单片眼镜。虽然他是一个很有魄力,很有才干的人,但是很难说,他能否赶得上曼斯坦。特别是,莫德尔很喜欢过问具体的事,他要告诉他的军长和集团军司令官,应该把部队配置在什么地方。巴尔克将军为此很不痛快 [ 注:传说莫德尔出身低微,而且说他与纳粹党有密切关系,这是不真实的。虽然他的工作方法不怎么正规,但他毕竟在总参谋部工作过,是一个有胆略、有能力,而且工作很卖力气的人。 ] 。

    两个多月以来,东线没有发生什么情况,可是广播电台却常常给我们带来关于其它战场的令人不安的消息。我们也听到关于意大利大会战的情况,对德国和法国不断进行的大轰zhà,罗马陷落以及最后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那些研究英美军登陆问题的人显然很清楚,决定胜负,就在于最初的几天,甚至是就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我的老上司隆美尔元帅就是这样看的,所以他以最大的努力,力争乘敌在登陆场立足未稳,就把它抛到海里。六月十四日,情况已明,隆美尔没有取得成功。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他那在海岸附近集中装甲师的计划没有实现。从此以后,我们在西线的兵力只得与优势之敌打一场持久的、血腥的消耗战,而这一消耗战只能以最后垮台和失败而告终 [ 注:诺曼底防御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合理地在法国部署十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虽然隆美尔和希特勒都已看出,诺曼底可能是登陆的地点,但是又没有把装甲师部署好,这正是“厨师多了烧坏汤”,这些“厨师”有隆美尔、lún斯德、什维片堡、最高统帅部,最后的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希特勒。 ] 。

    在这期间,俄军似乎是在进行大规模的整编,可是情况越来越明显,他们将在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歼山宽大正面上发起进攻。六月中旬,第48坦克军返回前线,占领了紧靠利沃夫-提尔诺波尔铁路以南的重要地域。这一地域在一九一四和一九一六年都发生过大战。有充分理由可以相信,这里发生战事的激烈程度不会亚于当年。

    科涅夫的突破

    第48坦克军沿斯特雷帕河建立了防线,这道防线还圈进了谢列特河至西布格河上游一带的几片沼泽地(见图51)。第1和第8装甲师转隶给了第3坦克军,调给我们8个步兵师、1个pào兵师和一些独立部队。关于俄军动向没有准确的情报。无线电jiān tīng和询问俘虏所得到的情况互相矛盾。有的情况证明,俄军的进攻已迫在眉睫,另一个情况又说似乎不可能。情况每天都在变化之中。我们只能了解到俄军次要部队在前沿的配置情况,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俄军常常是在最后的时刻才把精锐部队集结起来。

    第48坦克军指挥部判断,如敌人占领谢列特河以西地域,那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耶杰尔纳和勃罗迪之间,有浓密的森林作掩护,这使俄军能隐蔽地作好进攻准备并展开进攻部队。我们建议,应首先攻击俄军,将其击退到谢列特河一线,但是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以两个营的兵力,在坦克和pào兵的支援下进行战斗侦察。侦察任务完成了。侦察表明,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把俄军击退到谢列特河一线,从而防止敌人的进攻。可惜我们只能唯命是从。

    这时,在战线中段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六月二十二日,红军为纪念德军入侵俄国三周年这个日子,在由普里皮亚特河上的莫祖尔到德维纳河上的波洛茨克三百英里的新月形宽大正面上,以四个方面军(146个步兵师和43个坦克旅)发起进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布什元帅已经看出将要发生什么事,要求准许他的部队退到贝列金纳河一线,以使俄军煞费苦心完成的准备工作发挥不了作用。希特勒当然是不准退却的,而在俄军进攻以前,这个倒霉的“中央”集团军群还七零八落地配置在过于宽大的正面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