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3/4页)  婚纱照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构的路径相依,即某种产业结构一旦形成,调整都是渐进及相当微小的。只有在经济环境发生了大变化,如一些新产业、新行业开始成长时,才可能对传统产业产生大的冲击,并要求传统产业向新型的产业实行大转型。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那么在传统产业工作的不少人员将面临大量失业的危险。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入世,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大变化,香港的经济环境也产生了巨变,这就要求香港经济从传统中走出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香港经济正面临着从以往服务出口型经济向新经济的大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将有大量的人员从传统产业流出。由于这些从传统产业流出的人员文化知识、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无法很快适应新的产业或行业,他们的失业也就不可避免。

    二是香港目前的劳动力结构已经无法适应香港经济大转型的要求了。就目前香港失业人口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15~19岁的年轻人(占1/3)和45岁以上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少的中年人。而这两类人基本上又是政府近几十年来不合适的移民政策所导致的结果。由于这些人多是来自文化十分落后、经济水平十分低的内地农村,他们来香港后不仅在适应当地的文化、生活方面相当困难,而且由于原来相差悬殊的文化、知识、经济生活水平,使得他们更难融入香港的社会生活。而这样的劳动力结构要从传统产业流向新产业是存在不少困难的。目前,尽管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职业培训,以便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化解结构xìng失业的问题。但这样做要达到预期效果并非易事。

    因为,在一个以市场法则为依归的经济体制中,经济运作最好的手段是如何通过市场法则来让每一个人能够自由选择。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他们不仅能够以自己的约束条件如何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而且能够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为承担责任。当他们从传统产业流出时,他们就能够敏锐地觉察到新经济下高新技术及技能的重要xìng。因为,市场会向人们显示,人力资源并非真正的过剩,而是不适应现实经济环境的人力资源过剩,而掌握新兴行业技术技能的人力资源依然是短缺的。这就会激励失业者与社会其他一些成员去努力学习,去掌握这些市场上十分需要的技术技能,从而为市场输送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但是,香港特区政府不是这样,政府希望通过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如通过对劳动力人口的有效管理、劳动时间的重新分配、职业的培训、提供就业的信息、增加就业机会等手段来促进就业增长,抑制失业人数的扩大。如从1999年以来,香港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失业者创造本非市场筛选出来的就业机会,如政府许诺不裁减公务员、提前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等,这实际上是以政府之力,人为地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过程。这种人为的方式,从短期来看,对减少失业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定会导致人力资源的误置,妨碍香港经济的大转型。

    而这种人力资源的误置,不仅劳动者本人的人力资源仍然会无效使用,而且它也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即个人失业并非“技不如人”,而是政府政策安排的不合适。其结果不仅个人不需努力改进自己的技术技能,而且还会形成对政府的完全依赖xìng。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失业问题的短期解决只会是昙花一现,长期看必将导致香港的竞争力下降,大量失业进一步增加。因此,目前香港要做的是以市场法则为依据,如何促使香港的人力资源重新整合,以便推动香港经济的大转型。

    (2001年11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45节 香港公务员薪资该调或不该调

    香港经济出现困难,民众怨声载道难以避免,特别是那些处于低层及失业的民众,更是有不少难言的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