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3/4页)  婚纱照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5月公布的香港未来16年铁路发展蓝图中,有一由市中心直达文锦渡或落马洲的新过境铁路线,预计其铁路从香港到深圳只要运行15分钟。这条“区域快线”一旦完成,一定会刺激港人到内地居住,增加内地楼盘对港人的吸引力。再加上香港政府将要实施24小时通关计划的消息早已在广东一带传得沸沸扬扬,这些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两地楼市一体化的远景。

    还有,香港越来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香港人退休后如何安度晚年,可能是未来10年中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试想,在目前,老年人退休后,其收入、生活基本稳定,一般会选择一个自然环境好、居住安逸、物价水平低的地方,北上近郊可能是他们的理想选择。可以说,未来10年,香港老年人退休后北上置业也是一个不小的潮流。

    据有关统计,2000年港人在北上置业颇为壮观,在广东省内置业有12000~14000单位,约占香港楼jiāo易总量的40%,其中半数在深圳购买。在深圳皇岗口岸一地盘目前销售十分红火,该项目去年10月开盘以来,已经完成销售的65%。置业国际的研究发现,去年香港人北上置业特点有:一是购买物业者为一般阶层为主,其扩展迅速;二是在深圳置业选择楼花的多,估计超过80%;三是多以人民币按揭;四是多半对面积100平方米大小的较感兴趣。可以说,“香港上班,内地居住”的消费模式已初露端倪。

    面对这样的一种趋势,不仅对香港的楼市会造成不小的冲击,而且会改变香港人的消费与生活模式。香港政府要做的,不是如何来制止民众的作为,而是如何顺市场之势引导民众,如何来保护民众的利益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不受到侵犯。

    (2001年2月)

    香港可分得内地出版业开放一杯羹

    时下,香港经济低落,急得政府与民间像热锅上的蚂蚁,晕头转向,四处出击,寻求短平快项目,希望尽快找到摆脱香港困境的灵丹妙yào。其实,香港经济2001年突然如此直落而下,受外界的影响与冲击当然不可低估,但一地经济的好坏并非是一时一刻、一事一为所能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特别是其本身长期发展不均衡使然。因此,希望通过短平快的项目来改变目前香港经济的困境是不可能的,它或许可以解其燃眉之急,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让香港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因此,香港经济真正地要走出困境,并非仅是造一座中yào城、建一个数码港、修几个旅游公园等就可以达成了,这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并非长远之策,反之,真正地要让香港摆脱困境,让香港经济重新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则是要对香港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全面的审视,充分地量其材,充分地畅其流。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充分地利用香港的资源优势,才能真正地让香港经济从困境中走出,才能真正地让香港经济重新走向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比如说,中国加入WTO,出版业开放是迟早的事情。在国内出版业开放的过程,香港如何才能分享到国内出版业开放的一杯羹呢?香港出版业有哪些优势?等等,应该是香港业界加以关注的问题了。

    对于香港的图书出版业,与一线之隔的深圳,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你只要进入深圳的图书城,只见门庭若市,人头涌动,好一派繁荣昌盛之景象;而进入香港不少书店,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孤身只影,人流稀疏,生意清淡如水。但是,看看香港的书店星罗棋布,看看一个小小的城市竟能容纳几十家出版社生存下来,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里,如果说没有市场的需求,这些书店和出版社要生存下来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市场的需要孕育了香港书店出版业的发展,也形成了香港书店出版业的竞争优势。

    当然,香港出版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