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1/4页)  曾经德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首创服务,将其成为客户的角度,转移到利用首创的国有体制和希望改制的机会以及他的规模,他的地产升值空间来与德隆进行深度重组,解除德隆危机上来。现在想来虽然有些天真,我们估计不到德隆到底有多大的问题,首创的分量是不是足够让德隆平安落地,让首创与德隆实现双赢。

    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和首创的合作事宜。唐万新当然也欢迎首创,欢迎刘晓光到来。

    我首先成立了与首创合作的筹备工作团队,组织专人根据刘晓光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合作内容起草合作建议书和方案。同时组织各产品团队负责人,通报与首创合作意向,请各产品团针对首创提出需求和服务意向。

    我们一方面准备文件,一方面不断与首创联系,邀请刘晓光到上海与唐万新见面沟通。至于他们之间有没有合作缘分,能够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我们完全无法预测。我们的职责是,充分做好准备,为他们的见面创造条件。

    12月中旬,刘晓光带着首创董事会全体成员20多人浩浩dàngdàng来到上海。

    其实,我们已经知道,德隆内部的资金链已经绷紧了。唐万川多次和我们开会,动员我们利用各自的力量和资源去融资,甚至提出了“保卫德隆”这样异常严峻的话。

    第六章 危机bào发(8)

    德隆资金链紧张首先是从内到外开始的。核心人员只发基本工资从2003年11月份就开始了。唐万川的动员,各地客户经理的支付压力早已让我们感受到了紧张气氛。重要岗位上的人都已心照不宣,没有人表现出惶恐,也没有人把这种紧张气氛渲染出去。整个公司内紧外松,但仍然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业务。由于我所管理的团队都由所属机构发工资,他们中的骨干人员也都不知情。我对首创的到来,和与首创的合作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客户,为他们提供服务,而此刻我更大的动机是希望借首创的上海之行,促成我们和首创的根本xìng合作。我知道我以前做的关于首创的所有努力都是这个目的,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动员了很多力量,也充分展示了我在投资银行专业方面的全部知识与智慧,恨不得倾其全部所能来实现这次合作。

    在首创到达的第二天上午10点,我们在德隆大厦开阔、气派的多功能厅组织了德隆与首创的合作会谈。由于首创方面的高度重视,唐万新也通知了在上海的全部友联执委一起参加和首创的合作讨论。

    刘晓光此行顺便把董事会也放到上海来开了。也许在首创的其他高管看来,兴师动众地全部人马到上海来和民营企业谈合作,对大国企来讲是丢面子的事。找一个开董事会的借口,可以给他们的心理找到一个平衡,也可以成为刘晓光真实目的的一个掩护。

    这是一个很高明的考虑。

    唐万新亲自主持了这个会。几十个人坐在一起,跟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一样,是仪式xìng的,外jiāo式的,不会有实质xìng内容。除了各自介绍一番,把对方恭维一番这样的寒暄外,几乎没有别的内容。我们招待他们在德隆吃了一个简单的自助餐,就结束了。

    核心内容是我和唐万新、向宏与刘晓光和其战略发展部的徐总提前结束楼下的大部队活动,到五楼唐万新的办公室进行小范围密谈。

    向宏过去就认识刘晓光,在北京拜访首创时,我就约上了他。虽然我们各自谈了不一样的合作路经,但毕竟这件事是因我而起,我们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这次谈话显然是高度机密的。这种方式下,好像谁都会有一种自然的约定,谁也不能做记录。商人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是,能用文字记录下的东西常常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尤其是jiāo易方面的实质xìng东西,从来不用纪录,头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