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反而可以面对现实来重组,反而可以轻装上阵,我们也有了彻底解决德隆危机的机会。
第七章 溃败之途(3)
“经过董事会的紧急协商,委托我来召集大家开会,给大家讲明情况,冷静应对。也希望大家能够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我们的初步安排是:第一,相信德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化解危机,渡过困难;第二,德隆目前的危机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没有处于完全控制不了局面的地位;第三,我们不向政府伸手,依靠德隆的自身力量和我们多年来累积的信用和经验走出困境。第四,德隆是不会倒的,我们有十多年的累积。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德隆的战略并购、产业整合、战略管理都是非常先进的经营模式,这些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核心。第五,目前大家的工作是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听信、传播社会上的各种谣言。第六,目前,面临最大压力的地方是我们金融的各营业部,预计星期一开始,就会有客户去挤兑。我们的客户经理会面临很大压力。我们将从德隆,友联总部挑选精兵强将,组成各个小分队,分别到全国各地去做说服工作,每个地方要三个人以上,去和客户经理一道,尽量避免挤兑现象的发生。”
李强讲完后,请大家表态。我当时正在认真的品味李强讲话的内容,没想到主持会议的行政部总经理沈巍叫我代表金融的第一个发言。我来不及思考,只好硬着头皮说:
“我首先坚信德隆能从困难中走出。我认为这正是解决德隆危机的好机会,我一定积极配合集团的统一战略。”另外,我在大会上又问李强,因为我早就安排了明天在北京的一次大型演讲,我将以德隆的名义,在“首届中国房地产金融峰会”上作主题发言,我是否还能去呢?
李强回答我,越是出现危机,就越是要去,越是要向外界证实,德隆没有被吓倒,没有慌乱,还在正常运作。
在会上,产业的代表更是一脸无辜和委屈地说:我们非常相信德隆,我们每天做的事情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没有做坏事,不像媒体说的那样。我们的模式在中国是最先进、最前沿、最有成效的。中国需要德隆这样有理想、有方法、热爱国家的民营企业。如果德隆都有问题,那中国有问题的企业就太多了。
德隆内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组织了员工写文章,谈自己对德隆的感受,安排了若干团队到各地去应对危机;组织相关材料通过刘晓雨这位新闻发言人的口径发表,设计自救的若干措施……因为当时德隆向外界传递的消息是德隆有能力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德隆也没向外界伸援手。
但是,山雨yù来风满楼。恐惧的yīn云已悄然弥漫到德隆大厦的上空。不论你的理智有多坚强,不论你的情感有多么真诚,一种不可名状的气势,已然袭上心头。这很像2003年,也就是一年前曾经来过的非典。
德隆危机bào发时,就像非典来临一样,我们几乎所有的关注,都在媒体身上。
我曾经关注过中国过去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的崩溃过程。除了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外,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抓人,再接管企业。到后来人一判刑,企业就再也活不下去了,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一次,相同的逻辑,相同的情景会降临吗?会不会也突然一群公安,先将德隆团团围住,然后进到大厦,贴上封条,叫所有无关的人全部离开,然后一点名,将这些人全部带走,铐上手铐。一阵凄凉的警笛声一响而过,划破长空,大街上是惊愕的人群。前不久,曾经有一个情景让我们虚惊一场。
2004年的3月,大约在德隆危机bào发前一个月左右,我刚上班不久,从我办公室的玻璃看下去有几个警察在走动,一会越来越多,很快,就把源生路路口封堵,整个德隆大厦被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