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价值,忽略对本土投资银行的培育而遗憾!
投资银行是一个智慧、激情加艺术和勤奋的行业。我虽然是半路出家,也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但我从业十几年来,认为这个职业是一个非常美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所有能量来工作的职业。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五彩生活和乐趣。让我每天都可以游历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不管是老摩根、巴菲特、索罗斯、KKR的创始人、米尔肯、高盛的温伯格,还是美国电影《他人的钱》中的主人公,都给我们留下了投资银行家的经典形象。在极其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利坚文化里,投资银行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职业。而在中庸之道的中国,在温良恭俭让的人文精神里,我们可以有富豪榜、明星榜、超女超男,却很少有人称投资银行家。就连个xìng张扬的“老海归”,老投行王巍也宁肯称自己为“中国并购之父”去当上工商联的并购会长,也不说他是投资银行家,也不去成立工商联投资银行公会。
中国如果不造就一批本土的民族的投资银行家、投资银行机构,培育出中国的投资银行,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不是完整的资本市场。
从中国人的天赋而论,我们不乏聪明,不乏激情,不乏勤奋,不乏想象。这些年来通过对国际各大投资银行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接触、了解,我也发现, 中国已经到了培育本土投资银行,培育本土投资银行家的良好时机了。
中国的投资银行主力军当首推国内各证券公司。十多年来,中国的证券公司也是命运多舛,几起几落。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很难培养起连续、稳定的投资银行队伍,同时,这些证券公司又几乎全是同质化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股票发行,相同的市场定位,相同的组织结构,相同的业务模式也难以打造出优秀的投资银行。10年前的东西10年后也没什么两样,没什么进步,也没什么创新。完全是靠天吃饭。几年前市场不好时,中国的证券公司几乎倒了一半,即使没有倒的也是伤痕累累,大量裁员。如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