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6 章(第1/4页)  周易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谓之元何。曰君之始年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何休注云。即位者。一国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春秋以下皆元命苞文。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五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疏云。元年春者天之本。王正月公即位者人之本。故曰天人之大本也。

    吕氏春秋名类曰。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一作道。与元同气。芒芒昧昧。广大之貌。天之威无不敬也。非同气不协。故曰同气贤于同义。同义贤于同力。同力贤于同居。同居贤于同名。帝者同气。同元气也。王者同义。同仁义也。霸者同力。同武力也。勤者同居则薄矣。同居于世。亡者同名。同名则矣。同名不仁不义。。恶也。其智弥者其所同弥。其智弥精者其所同弥精。精。微妙也。故凡用意不可不精。夫精。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

    又名类曰。元者吉之始也。案此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同义。

    易通卦验曰。天皇之先与干曜合元。

    庄子大宗师曰。伏戏得之以袭气母。司马彪云。袭。入也。气母。元气之母也。崔云。取元气之本。

    通典。魏侍中缪袭议曰。元者一也。首也。气之初也。是以周文演易以冠四德。仲尼作春秋以统三正。

    春秋命历序曰。元气正则天地八卦孳也。文选注一。

    元命包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所凑液也。同上。

    说题辞曰。元清气以为天。浑沌无形体。宋均注云。言元气之初如此也。浑沌未分也。言气在易为元。在老为道。义不殊也。文选注卅四。

    说文无字下云。奇字无通于元者。案。奇字。卫宏所撰古文奇字也。

    老子道经曰。道可道非常道。河上公注云。夫道者。一元之至理。有经术政教之道。有自然长生之道。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曜。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董子繁露曰。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故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系上曰。原始反终。故人惟有终始也而生死必应四时之变。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说。舍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

    礼统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后汉书班固传注及庄子释文。元即太极。太极生两仪。故云天地者元气之所生。

    三统历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又曰yīn阳合德。气锺于子。化生万物者也。又曰元典历始曰元传曰。元。善之长也。共养三德为善。孟康注云。谓三统之微气也。当施育万物。故谓之德。又曰。元体之长也。合三体而为之原。故曰元于春三月。每月书王元之三统也。三统合于一元。故因元而九。三之以为法。又曰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

    何休公羊成八年注云。王者。号也。德合元者称皇。孔子曰。皇象元逍遥术无文字德明谥德。合天者称帝。河洛受瑞可放仁。义合者称王。符瑞应。天下归往。疏云。谓元气是总三气之名。三气谓天地人。三统历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三气谓酉戌亥。是故其德与之相合者谓之皇。皇者。美大之名。孔子曰。至明谥。皆春秋说文。宋氏云。宋均注。言皇之德象合元矣。逍遥犹勤动行其德术。未有文字之教。其德盛明者为其谥矣。天者。二仪分散以后之称。子仲。故其德与之相合者谓之帝。帝者。谛也。言审谛如天矣。当尔之时。河出图。洛出书。可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