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2 章(第2/4页)  周易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诚之不可如此夫。

    又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又曰。自诚明谓之xìng。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又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xìng。能尽其xìng则能尽人之xìng。能尽人之xìng则能尽物之xìng。能尽物之xìng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又曰。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又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又曰不诚则不独。大学言诚意而归之慎独。则诚犹独也。易干凿度论易之义云。移物致耀至诚专密。郑注云。移。动也。天确尔至诚。故物得以自动。寂然专密。故物得以自耀也。若然。则存诚犹慎独。独即至诚也。

    干凿度曰。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易者以言其德也。虚无感动。清静照哲。移物致耀。至诚专密。

    汉书孔光传。光对策曰。书曰。天既付命。正厥德言。正德以顺天也。又曰。天谌辞。谌。诚也。谌辞。至诚之辞也。言有诚道。天辅之也。明承顺天。道在于崇德博施加精致诚孳孳而已。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此上述其师子思之语。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韩诗外传曰。唐虞之法可得而考也。其喻人心不可及矣。诗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孰能及之。

    又曰。勇士一呼而三军皆避。士之诚也。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shè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夫倡而不和。动而不偾。中心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王之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来宾者。诚。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诗曰。王猷允塞。徐方既来。

    吕览精通曰。人或谓兔丝无根。兔丝非无根也。其根不属也。伏苓是属。连也。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之。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树相近而靡。或之也。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心在利民。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则精通乎民也。精诚通洞于民使之然也。夫贼害于人。人亦然。今夫攻者。砥厉五兵。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非闻将见攻也。神先告之。令其志意愁戚不乐。身在乎秦。所亲爱在于齐。死而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德也者。万民之宰也。宰。主也。月者。yīn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yīn盈。月晦则蚌蛤虚。yīn亏。夫月形乎天而yīn化乎渊。圣人形德乎己而四荒咸饬乎仁。所谓诚乎此而谕乎彼。养由基shè虎中石。矢乃饮羽。诚乎虎也。伯乐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宋之包丁好解牛。所见无非死牛者。三年而不见生牛。用刀十九年刃若新??。??。砥也。顺乎理。诚乎牛也。故君子诚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

    庄子渔父曰。孔子愀然曰。问渔父。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真即诚也。诚者天之道。故真亦受于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