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有沟道。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赤陵李。有糕李,肥黏似糕。有柰李,离核,李似柰。有劈李,熟必劈裂。
有经李,一名老李,其树数年即枯。有杏李,味小醋,似杏。有黄扁李。有夏李;冬李,十一月熟。有春季李,冬花春熟。”
《荆州土地记》曰:“房陵、南郡有名李。”
《风土记》曰:“南郡细李,四月先熟。”
西晋傅玄《赋》曰:“河、沂黄建,房陵缥青。”
《西京杂记》曰:“有朱李,黄李,紫李,绿李,青李,绮李,青房李,车下李,颜回李,出鲁,合枝李,羌李,燕李。”
今世有木李,实绝大而美。又有中植李,在麦后谷前而熟者。
李yù栽。〔李xìng坚,实晚,五岁始子,是以藉栽。栽者三岁便结子也。〕李xìng耐久,树得三十年;老虽枝枯,子亦不细。
嫁李法: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砖石著李树歧中,令实繁。
又法:腊月中,以杖微打歧间,正月晦日复打之,亦足子也。
又法:以煮寒食醴酪火著树枝间,亦良。树多者,故多束枝,以取火焉。
李树桃树下,并yù锄去草秽,而不用耕垦。〔耕则肥而无实。树下犁拨亦死之。〕桃、李,大率方两步一根。〔大连yīn,则子细而味亦不佳。〕《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
《韩诗外传》云:“简王曰:“春树桃李,夏得yīn其下,秋得食其实。
春种蒺藜,夏不得采其实,秋得刺焉。’”
《家政法》曰:“二月徙梅李也。”
作白李法:用夏李。色黄便摘取,于盐中之。盐入汁出,然后合盐晒令萎,手捻之令褊。复晒,更捻,极褊乃止。曝使干。饮酒时,以汤洗之,漉著蜜中,可下酒矣。
种栗
《广志》曰:“栗,关中大栗,如鸡子大。”
蔡伯喈曰:“有胡栗。”
《魏志》云:“有东夷韩国出大栗,状如梨。”
《三秦记》曰:“汉武旁果园有大栗,十五颗一升。”
王逸曰:“朔滨之栗。”
《西京杂记》曰:“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都尉曹龙所献,其大如拳。”
栗,种而不栽。〔栽者虽生,寻死矣。〕栗初熟出壳,即于屋里埋著湿土中。〔埋必须深,勿令冻彻。若路远者,以韦囊盛之。停二日以上,及见风日者,则不复生矣。〕至春二月,悉芽生,出而种之。
既生,数年不用掌这。〔凡新栽之树,皆不用掌近,栗xìng尤甚也。〕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乃解。〔不裹则冻死。〕《大戴礼夏小正》曰:“八月,栗零而后取之,故不言剥之。”
《食经》藏干栗法:“取穰灰,淋取汁渍栗。出,日中晒,令栗ròu焦燥,可不畏虫,得至后年春夏。”
藏生栗法:著器中,晒细沙可燥,以盆覆之。至后年二月,皆生芽而不虫者也。
榛栽种与栗同。
种柿
《说文》曰:“柿,赤实果也。”
《广志》曰:“小者如小杏。”又曰:“ 枣,味如柿。晋阳,肌细而厚,以供御。”
王逸曰:“苑中牛柿。”
李尤曰:“鸿柿若瓜。”
张衡曰:“山柿。”
左思曰:“胡畔之柿。”
潘岳曰:“梁候乌之柿。”
柿,有小者,栽之;无者,取枝于枣根上chā之,如chā梨法。
柿有树干者,亦有火焙令干者。
《食经》藏柿法:“柿熟时取之,以灰汁澡再三度,干令汁绝,著器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