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让分数低的她参加期末考试,每当想起,她就十分气愤。而四年级以后她成了分数优生,以前对她爱理不搭的老师主动来找她了。现在,她又成了分数差生,自然也能习惯老师的冷漠。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时语文很差,老师天天打我,一次我上完数学课就逃回家了,我怕老师又找我背课文,我最厌烦死记硬背了,我每次都背不出——我背书紧张,背过的东西全抛之脑后了,以致后来我最怕背书——老师就经常打我,并且罚我站教室后面,我现在还清楚记得那老师的嘴脸;从二年级开始,我成绩渐好,老师不再打骂我,也能和颜悦色地和我说话了;但高二时,老师的嘴脸又出现在我面前,冷漠。这两张丑恶的嘴脸,我永远挥之不去。
所以我也很是理解蒋多多当时的心情的。对待差生上,我们也类似,只是我对所有同学都一样,而蒋多多只和自己相同身份的分数差生很热情。她觉得差生特别可爱,他们活泼,能给人带来欢笑,重人情,会关心人,不像有的分数优生连机器人都不如。他们差生也有特长学科,也有喜欢的科目,可一科出色也和大学无缘,也和老师的关注无缘。她还认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的天赋,老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兴趣并把他的兴趣发展起来。她有时甚至认为:站着的差生比跪着的优生伟大得多
蒋多多的写作是从高二开始的。那时候母亲经常看到女儿一回家就躲在房间里写东西。一开始,母亲认为她在学习,后来才知道她在写小说。见此,母亲很不解,也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为此母亲也劝过她,但她不听。
在蒋多多上学的历程中,父母一直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好学校,如果考不上好学校,她很可能像他们一样,一辈子只能跟土地打交道。从小学到初中,蒋多多也一直很听父母的话,期期得奖,即使上高中一c二年级时,她的成绩在班级也能占到20多名。这让父母满怀希望。
而蒋多多对写作的兴趣越浓,她越无心做试题,她也越来越令父母失望。特别是在高中二年级下半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偷偷地写了篇小说,让姐姐看看,姐姐说写得不错,不如让报社看看能不能发表。她们把小说寄了出去,一家报社竟然做了报道并发了一小段。这对她影响很大,她的兴趣也完全转移到写作上了,并计划出书。
每天,自习课c课间c饭后,特别是中午,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她却趴在桌子上写小说。中午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如果写作的话,下午上课特别有精神,如果不写,整个下午都昏昏欲睡。她写的速度非常快,一天可以写一万字,写的时候都是一遍写成,很少修改。她写的小说有校园生活,有武侠小说,还有一部电视剧,但都没有完成。她从来不喜欢看别人写的小说,嫌它们都太长,也害怕看了别人的小说像穿上了小鞋一样,使思维受到约束。
在蒋多多的心中,“写作是件可好玩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便一发不可收,《开学伊始》c《天凉好个秋!》c《魂断北京城》c《睡美人复仇记》c《网中人》等,一部接一部地开始写起来。在蒋多多家里,她保存厚厚一摞英语作业本,打开这些作业本,便出现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些全是她的作品。一共有40本之多,大概有一百多万字。这些作品,她让同学看后有的夸她有才华,但却被老师批为“乱七八糟看不懂的东西”。
到高中三年级时,她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写作上,有时写到激情处,心里和脑海里想的全是写作,全然忘记了学习。
这让她的母亲特别担忧,母亲要求她高三时不要再写了,她才有所收敛。为了父母总得学一点,去做一些重复的练习题。抛开写作去做试题,本来写作给她带来的大好心情一下子被试题搞坏了。她对这个只知道奴役人做试题的高考很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