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来到。茫茫昆仑山,巍巍唐古拉,孕育了这片神奇而广袤的青藏高原。因为高海拔的原因,这里春c夏季节不是很分明,但春天就是春天,总是让人渴望而又欢喜。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喜欢春天,喜欢它的桃红柳绿,喜欢它暖暖的阳光,还有那充满花香的清香。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不仅代表着新的开始,还代表着无限希望。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个美丽而难忘的春季,在那个春花烂漫的季节里,大家开始追逐新的梦想与未来。也许对城里人来讲,春季是一个充满鸟语花香,也是一个轻松和悠闲的季节。而对庄稼人来讲,闻到的只有泥土的芬芳,还有那汗水的味道
这里是青海省的h县,是一个纵横沟壑c十年九旱的国家级贫困县。虽然,每家每户都有赖以生存的土地,但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每年的收cd是有限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的人们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机械,无论是播种还是收割,除了靠一双勤劳而粗糙的手外,也就是自家的青骡或犍牛了。庄稼人种地务农为生,但为了养家糊口也要搞一些副业。虽说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多少精湛的手艺,但他们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一年下来多多少少也能挣一些。
这不,种子刚刚播下去没几天,村民们就已经接二连三地出门了。这天是2002年4月28日,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十六。在h县新华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天还没亮,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袅袅青烟轻轻升起,家家户户狗叫不停,不时还传来一两声老头老太太大声的吆喝声,喊那些懒惰的儿子媳妇起来吃饭
小山村叫鸡窝村,因四围环山,中间一片平坦的地方,酷似一个安静的鸡窝而得名。这里虽然山清水秀,可人们一如既往地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山窝窝里除了大大小小的农家小院有规律地撒布外,没有什么入眼的建筑,更谈不上高楼大厦了。虽说这些年全国上下万象更新,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但这里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村民们一如既往地过着弊衣箪食的穷日子,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差不多。
鸡窝村并不是独立的,沿着村边那条小溪流向北延伸,山沟沟里有还有好多村庄,但和鸡窝村同一个镇的有五个村。最里面的是阿巴村,是藏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有几户蒙古族和汉族,人口大概有八百左右,是一个重点贫困村。再往外走是三个汉族村,分别叫大庄村c东庄村和西庄村,根据村民也就基本知道其来历了。三个村人口比较集中,也有部分回族c土族c藏族杂居,大概有四千五人左右。而鸡窝村南边的一条岔沟里,则又是一个回族集中居住的村子,由于绝大部分都姓马,故叫作马家沟村,有近两千口人。鸡窝村是一个重点贫困村,和别的村没太大的差别,那就是大家都一样穷,年人均收入不到一千元,因此也就没有谁笑话谁的资本。
这五个村面积占新华镇的三分之一,人口占五分之一。几个村虽然相互接壤,但他们彼此并没有过多的来往。由于文化的不同c宗教信仰的不同c还有风俗和民俗等的差异,在无形中让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距离,有时候还不时会发生一些纠纷和冲突。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