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艰难的旅程(第1/3页)  醒之正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汽车缓缓地在山路上行驶着,带着45个人的梦想。这是一台半旧的东风车,大家像蜜蜂一样挤在车厢里,前面是他们的伙食和行李,还有工具和其它一些东西。十几平米的车厢里充满了呼噜声c放屁声c打嗝声,还有不时的哄笑声,显得特别热闹。

    在这45人中有8个是女人,其余的都是五大三粗的爷们。挖虫草不像干其它的,别说是一般成年男女人了,就连未成年人都能干。这几年每年都有一些女人,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孩子们也加入到挖虫草的大军中去。

    大家虽然挤得不能动,但看上去都非常高兴,好像挺享受这种拥挤似的。女人们坐在前面,男人们都挤在后面,因为前面比后面暖和一些,颠簸得也没那么厉害。因都是一个村的人,故没有太多的拘束。大家聊的话题很多,东长西短的,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真没想到去玉树的道路这么艰难,趴上一个坎c钻过一个沟,绕进一个村,转过一座山,走出一个镇汽车带着疲倦的汽笛声不停向前c向前,速度不快,但坐在车厢里的人感觉简直在飞,飒飒的风从脑门上灌来,让不少人都不由缩紧了脖子c卷紧了衣服。更何况那么多弯子转得大家头昏脑涨,慢慢地大家都没有了声音,一个个耷拉着脑袋,随着夜幕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29号下午5时,在经历了近三十多个小时的奔波后,汽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玉村一个叫尕吉的村子。其实,从鸡窝村到尕吉也就九百多公里,只是因为车里人太多,加上道路不好,车速最高也就五十来公里。再加上中途修了一次车c加了两回油,大家集体到饭馆吃了一顿面片,还得躲交警查车,整整浪费了七八个小时。一路上,村民们沿途领略了不少风景,当然也吃了不少苦。有些人是第一次出远门,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特别是几个女人,一路上不时趴到车沿上吐得搅肠翻肚,实实受了不少罪。

    “下车了!”这时,看见不远处有30多头牦牛,还有几个穿着藏袍的汉子正向大家挥手。车随即便停了下来,坐在汽车驾驶室的一个五十多岁的半老头走下来,大声朝车厢里还在迷糊的众人大喊一声。他叫王耀铭,是王金山的父亲,也是这次的组织人。早在去年,王耀铭就来过这里,与这里的乡长喝了两场酒,商量好今年带村民们来挖虫草,每人按每天十块钱交纳草皮费,所以才有了这45人的队伍。

    王耀铭边喊边敲车厢,叫坐得都快成石头的大伙下车活动一下,然后挥着手朝那几个藏民走了过去。一个看着也才四十来岁c高高大大的c戴着副墨镜的藏族汉子,捧着一条洁白的哈达,笑眯眯地迎了过来。到前,他先给王耀铭献上哈达,然后一把拍在他的肩头上,大声说:“扎西德勒!老阿卧(哥哥,藏族的称呼),你总算是来了。”

    “扎西德勒!”王耀铭也给对方回献了一条哈达,然后高兴地拍了他一巴掌。“巴措,我的老朋友,等坏了吧!”说完,二人亲热地相互搂搂肩头,高高兴兴聊着天。

    “我们从日头等到月亮,你看脸都晒黑了,你可得给我弄几瓶好酒擦擦啊!”巴措哈哈大笑着,朝另外几个藏民挥挥手。

    “哈哈,好说,好说!”王耀铭哈哈大笑着,松开巴措,朝那几个藏民走去。

    “没关系c没关系,只要你们来了就好。天也不早了,我们抓紧上路吧?”其中一个快六十开外的c脸上黑油发亮的藏民说,他的汉语说得很蹩脚,但王耀铭听得懂,因为他们也是老相识了。

    “对对对,我们必须得抓紧时间,不然天就要黑了。”王耀铭笑着和几个藏民一一打招呼。然后,冲下车后三三两两在不远处转悠的村民们大喊一声:“再别转了,快卸东西,驮在牛身上,我们晚上要赶到山脑里!”

    “还要走啊!”“这么紧张!”“我只想躺平了睡一觉,那儿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