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桩脚,没有亲信,钱子威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童展业的许可。那童展业对创世内部的老员究竟持什么态度呢?与品质最相关的外部因素供应商,已被他清理搞顺。研发部与生产部是与品质最相关的两大部门。这两大部门的人,他是否能动呢?如果动,他能得到童展业的默许,或者支持吗?
研发部的主管深得童展业信任,因为张笑然不仅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工作态度也无可挑剔。他不仅干研发部的工作,也干采购部的工作。新品开发的进度,与采购部的配合密切相关。但是童展业往往只牵住张笑然这个牛鼻子。为了一切尽在掌握,物料的跟进,张笑然也代劳了。他常常不是在供应商那里,就是在去供应商的路上。也就是说,研发主管拿着经理的工资,干着跑路采购员的活。张笑然与壳料供应商确认材料,确认工艺,确认规格,确认件与件之间的紧配度,确认防火等级,确认颜色,与电子料供应商确认功能,规格,安全标准,等等。很显然,钱子威在童展业心目中的地位,与张笑然没法比,他甘拜下风。
他发现童展业对生产部特别不满。比如,他曾听到童展业评批生产部的汪月明厂长:“每台产品的加工费那么高,怎么回事?”“产品很难装,到料又不及时,有时候上线后才发现来料不良,又得停线转拉,效率怎么高的起来呢?”钱子威从童展业的眼里看到了不满与愤怒。于是,他确定,如果他动汪厂长,是能得到童展业的支持的。
生产部实际上是一个垃圾倾倒场,并且这种倾倒,生产部没有拒绝的能力。
研发部设计的产品有缺陷,导致装配困难,件与件之间有断差,要到生产部做大货时才能发现。产品已定型,不能让研发从来再来,再难装,生产部也得装下去。采购回来的物料有问题,来料检验没有发现,到产线上才暴露,产线得停拉。物料没有按时到,生产计划得重新调整,备料过程得再来遍。客户急着要货,否则,就取消订单,业务员要求插单,生产部得重新排单c熬夜加班。无论是什么方面的问题,最终到了生产线上才完全败露,这都成了生产部的问题。料没到上不了线是生产的问题,经常转线c效率低是生产的问题,品质问题是生产的问题,单交不出来是品生产的问题。背了黑锅,挨了骂,就有情绪。这情绪反弹到研发,反弹到采购,反弹到品质,反弹到业务部,就没有一个人喜欢生产部了。于是,只要童展业一提到生产部,其它人都有诉不尽的委屈c倒不完的苦水。一个人不喜欢你,可能是那个人的问题,所有人都不喜欢你,那就一定是你的问题。
对于童展业的过问,汪厂长常常一脸的不高兴,也是一肚了的委屈与不满。但是在童展业的心中,已经认定是生产部的问题。一个部门的问题,主要是领导的问题。
钱子威认为自从自己执掌品质以来,已经大大改善了品质问题。但是,他还是经常听到汪厂长的抱怨:“是怎么回事,啊?这批来料色差这么大,你究竟让我停拉还是做下去?你们来料是怎么检的?”“前壳与后壳之间的缝隙这么大,你们在检来料的时候有没有预装配?”“这些按键积油这么严重,装上去以后,根本按不动,要么按下去后不回弹,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外单的挂绳,订单上写的明明是黑色,来料却是红色,你们检料是按什么要求和标准来检的?”“在以前,像这么小的尘点都是可以过的,现在巡检又说不能过,你们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不能过,来料检验又是怎么过的,非要等到上线后才发现不能过?”
以钱子威的专业眼光来看,汪厂长说的每一项几乎都是切中要害。但是,他却对汪厂长的投诉极其反感。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了童展业对汪厂长不满意,这就让他在情绪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他认为汪厂长的话不重要,或者说他认为汪厂长是故意找茬。童展业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