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四十二章 年报与年会(第1/3页)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月31日,2007年的最后一天,一周之内金融二班第二次组织晚会,主题是喜迎元旦。

    不过张十三却没机会参加,因为今晚公司年报出炉,开会开到了晚上九点。

    “七色阳光目前拥有已开业门店三十二家,其中北都五家,永定省二十七家。”

    “此外还有七家做好了开业准备,十一家正在装修,预计1月20日之前可以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内开业五十家的扩张计划。”

    “五十家门店将覆盖北都以及永定省内的所有地市,从9月12日第一家店开业到现在110天的时间里,七色阳光招生3979人,收入1356万,支出1044万,盈利312万”

    听着邓佳怡报出的一项项数据,张十三有点恍惚。

    不知不觉之前的小公司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规模,日均盈利3万。

    忍不住掏出手机算了一下,按照24小时制,自己每分钟就能挣20块钱,应该称得上是富一代了吧。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自己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其实手里只有不到十万的本钱。

    就靠着用预收学费开新店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商业模式,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滚雪球一样增加了一百多倍。

    虽然中间并不是一番风顺,经历了家长退款闹事,衙门找茬摊派等等各种坎坷。

    但是仍旧超额完成了扩张计划,不仅实现了盈利,还反哺其他公司小二百万。

    “不怕大家笑话,开会之前邓总一直对我保密,我也是刚知道我们竟然做出了这么大的一番事业,这给了我很大的一个惊喜!感谢大家”

    张十三之前准备的稿子根本配不上这份成绩,索性就脱稿了,结果就是把会议总结说的跟获奖感言似的,还有点语无伦次。

    这是邓佳怡头一次没按流程办事,按说她应该在开会之前就把数据交给张十三,但是张十三却丝毫不怪她。

    虽然七色阳光是自己创立的,很多点子也是自己出的,但是邓佳怡的付出绝对比自己只多不少。

    算上门店职员,七色阳光已经达到了近五百人的规模,三十二家门店分布在十一个不同的城市,要管理好这么复杂的产业,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公司就跟她的孩子一样,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她是有足够的理由骄傲骄傲一下的。

    七色阳光的发展有点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都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天时好理解,2007年早教市场远还没到红海的程度,大多数机构还没放下做高端品牌的架子,这就给了张十三趁虚而入的机会。

    而地利则更像是误打误撞出来的,因为资金不足才不得已放弃高端市场,没成想小城市才是最肥沃的土壤。

    就拿七色阳光最核心的财务运作来说,这种玩法只适合三四线城市。

    北都市中心开一家店光租金就要七八十万一年,装修还要再加三十万,否则根本配不上这么好的地段。

    而在三四线城市房租和装修两项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二十万。

    即使北都市里的利润要比小地方高的多,但是靠预收学费绝对不够短时间内复制一家店出来。

    而在三线城市,只要宣传到位,三天的营业额就足够再开一家新店。

    不过随着七色阳光的发展,其他公司想不注意都难。

    毕竟五十家连锁店已经算是很大规模的企业了——行业内排名第一的金宝儿都还没一百家门店。

    “明年七色阳光要拓展到500家店的规模,争取把教育大省全部覆盖。”

    “尤其是上半年,一定要加快开店的速度,成本高一些也没关系”

    听到张十三的计划,连邓佳怡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