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就当趁着今天有空复核一下财务状况吧。
其实一般的文件并不需要他签字,否则天天这么多工作的话不累死也得烦死。
但是这个月有个特殊情况,那就是七色阳光各个地方分店已经开始筹备股权转让了。
哪怕只是内部转让,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好的,所以孙晓洁才催的这么急。
作为兼职助理,她很清楚张十三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否则吃饱了撑得才会催老板。
现在七色阳光在各个地方总共一百多家店面,百分之八十都要重新划分股份。
而股权变更又是有限的几种必须法人签字的工作,连找人代替都不行,。
说到底这种麻烦还是张十三自找的,要不是他急着变现的话,完全可以慢慢来。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过完年之后北都的房价已经开始横盘。
报纸上公布出来的每个月的成交量也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少,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应该就开始降价了。
这是他脑子里仅有的关于房价的清晰记忆,虽然往后几年北都房价也是起起伏伏的,还有什么十年大后期,四年小周期的说法,但是张十三却基本上没有印象。
原因非常简单,2008年底北都北四环的房价最低跌到过一万五以下,五环甚至都有破八千的。
至于08年之后的几次波动,哪怕跌个百分之二三十下去也是每平米三五万的游戏,16年17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万元。
而张十三考虑买房的时候税后收入刚刚一万出头,哪怕意淫一下,也只能意淫十年前的价格。
至于当时四环里一套房子动不动就千八百万的价格,张十三连做白日梦都没有兴趣。
diǎo丝青年唯一能暴富的机会就是中彩票,但是哪怕中了彩票也只是刚够首付的,闲着没事才会关心房价的涨跌。
也正是这种经历才导致了张十三对投资房产的执念。
其实筹钱投资房产只是一方面,就算不是买房,卖店筹钱的事情也是刻不容缓——因为公司里又没钱了,比以往所有的时候都要严重。
原因就是七色阳光这两个月的发展势头太过凶猛,2月份之后一直以平均两天三家店的速度往外扩张。
扩张方式就是最简单粗暴的开店,优惠招生,拿学费再去开新店再优惠招生再开新店的模式,资金链每时每刻都绷得紧紧的。
整个完全就是流水线作业,市场部跑出门面来之后,工程部马上进场施工,装修标准和设计方案都是固定的模板,几乎半个月就能够装完一套店面。
而在工程部进场的同时,培训部这边就在准备新员工内训的事情,完全不浪费一点时间。
等到装完散味的时候招生部门就开始预热,然后就是疯狂的招生促销,力争在两天的时间就把所有投入全部收回来。
接着就是下一个定址、装修、培训、预热、收钱的循环。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公司规模bàozhà一样的扩大,隔几天不看就有点跟不上公司步伐的感觉。
但是,高收益永远伴随着高风险,极速扩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成本高涨,财务风险极大。
今年一百家店每个月的净利润竟然还不如去年五十家店的时候多。
每当月中统一发工资,或者偶尔有几天新店招不上生来时候,公司的现金流就有种随时要断裂的风险。
回回都是涉险过关,但是谁都不敢保证下一次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好在十三全能那边对erp系统的开发一直没有放松。
虽然公司人数翻了好几倍,但是管理上却没有出现太严重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