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 酷吏政治(第1/2页)  一代名相狄仁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则天登上了帝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传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为消除政敌,专门采用了两大极端手段——酷吏与铜匦。

    其实,武则天的酷吏政治其实可以追溯至其入主后宫之时,当时,刚刚得以册立为皇后,便对阻止她封后的褚遂良c长孙无忌等人痛下杀手。后又血腥镇压了光宅四年的徐敬业以及垂拱四年的琅琊王越王的叛乱。武周代唐,武则天更是放手对反对自己的政敌进行残酷的扑杀,欲尽诛“李唐宗室诸公及公亲中不附己者”。

    铜匦是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设计的。

    这个鱼保家心灵手巧c头脑灵活,却无心读书,一昧热衷于搞科技制作。他窥探出武则天有鼓励民间告密以打击和排斥异己的心思,便向武则天上奏了一份铸造铜匦的方案,欲通过这一方案走上仕途。

    铜匦是一个四面开口的意见箱,内部分为东西南北四格,开口处可以接受表疏,一旦表疏投入,就无法再收回。东面口称“延恩”,供献赋求官者投稿;南面口称“招谏”,供言朝政得失者投稿;西面口称“伸冤”,供有冤枉案情者投递;北面口称“通玄”,供言天象灾变及军事密计者投递。由正谏大夫c拾遗c补阙各一人管理。

    武则天看过鱼保家的奏书,连声称妙,吩咐工部尚书安排人铸造。

    垂拱二年三月八日,新铸好的铜匦被设立在宫门旁边。

    武则天安排正谏大夫为知匦使,御使为理匦使,受理天下告密文书。

    武则天又诏旨全国各个州县,向普通民众介绍铜箱的用法用途,号召天下百姓都来向皇帝进言献策。

    武则天这项措施表面上是为了广开言路,通达下情,但最主要的是想借此途径发现和掌握异己分子的活动,以便及时清除。

    为了鼓励百姓告密,武则天规定,凡有欲进京告密者,州县必须提供驿马和五品官沿途所应享受的住宿c膳食待遇的供奉,以送其尽速来京,且不得“问诘”所告内容。

    武则天还特意强调,要打破贫富界限,即便告密者是农夫或者打柴人,也由自己亲自召见,并安排告密者住高级旅馆。如果告密者所说的话符合自己的心意,此人将马上得到破格重用。如果告密者所说的话是虚构的,也不予追究。

    告密属实者,给以封赏;不实者,则免予追究。这,无疑是对投机告密分子最大的鼓励。

    于是,告密者蜂拥而至,如潮如海地涌入洛阳城。

    魔鬼之门就此打开,每天都有一大批官吏被处斩或罢免,另一大批人因告密有功被提拔升迁。

    铜匦的发明者鱼保家由此极尽殊荣,风光无限。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平定越王李贞之乱的功臣,拜凤阁侍郎c知政事的张光辅就死于这一场告密风潮之中。

    其过程说来也颇为滑稽。

    且说,徐敬业有个弟弟,名叫徐敬真。这徐敬真于扬州起兵失败,即遭流放于绣州(今广西桂平市南)。其趁看守的士兵有所懈怠,逃归内地,准备经过洛阳向北投奔突厥。途中得到洛州司马房嗣业c洛阳令张嗣明资助,行至定州(治今河北定州)被捕获。房嗣业于狱中自缢而死,张嗣明和徐敬真为了使自己逃脱死罪,看武则天大开告密之门,告密者都可升官受赏,就心存侥幸,乱告一番,将凡是自己看不顺眼的大臣胡乱告了个遍。张光辅本人人品就有问题,自然也在张c徐两人的诬陷牵引之中,罪名是:“征豫州日,私说图谶天文,阴怀两端,顾望以观成败”。武则天本着“宁可错杀三千c不肯错放一人”的心态,迅速将张光辅下狱穷究,处死刑,籍没家口财产。

    张光辅之外,凡被张c徐两人诬陷牵引进来的朝野之士无不惨遭逮捕和屠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