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 章(第3/4页)  中国雄师:四野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除以一个师参加追击敌人外,其余两个师开赴雷州半岛,与四十军一起参加解放海南岛的作战。

    华中、华南大陆解放后,在湘粤桂战役中漏网的部分残敌逃往海南岛,加上岛上原有的陈济棠部共有五个军,海军舰艇50余艘,空军飞机55架,特种兵及地方团各一部,共约10万人,统由琼崖保安司令兼防卫总司令薛岳指挥。守岛敌军仰仗海峡宽阔及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线,企图长期固守,并与台湾、舟山、金门、万山等岛屿,构成一条封锁大陆的锁链,并期望将海南岛作为日后反攻大陆的跳板。

    此时,四十三军和四十军已调归四野第十五兵团建制。兵团司令员邓华正式接受了指挥解放海南岛的任务。四十三军军长洪学智已升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政委赖传珠升任兵团政委,李作鹏升任四十三军军长,政治委员张池明,副军长龙书金。

    军首长们均深感渡海作战任务的艰巨。但全军指战员们却认1950年2月1日至2日,由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主持,召开了由第十五兵团、四十三军、四十军及琼崖纵队首长参加的广州会议。会议决定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强行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尔后以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期登陆的部队的策应下强行登陆。

    此时正在苏联访问的máo zé dōng主席,亦十分关注解放海南岛的作战。当他得知上述指导方针和实施计划后,立即回电:“同意四十三军以一个团先行渡海,其他部队陆续分批寻机渡海。”并说:“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能提早解放海南岛。”

    3月5日和10日,四十军和四十三军各一个加强营,先后向海南岛发起首批偷渡,并均取得成功,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合。3月底,四十军一个加强团2937名勇士;四十三军一个加强团3733名勇士,分别乘坐木帆船偷渡成功。

    两军先后渡过的9个加强营,再加上琼崖纵队,已有一个师的兵力,使得岛上接应力量已大大加强。据此,兵团决定于4月中旬集中两个军主力,举行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

    4月16日19时30分,第四十军六个团在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四十军军长韩先楚的率领下,第四十三军二个团在副军长龙书金的率领下,分乘500多艘木帆船和少量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向海南岛驶去。

    “遇到敌舰,要横下一条心,打!木船即使被打坏,抱着木头我们也要游到海南岛登陆!”兵团前指司令员邓华向渡海大军下达的这个最后动员令,此刻早已化作了2万余名勇士的决心。就在这天夜晚,薛岳也向部下发出了密电:“今晚北面共军电台活动频繁,各据点务必注意,不可轻心。”

    深夜23时许,渡海大军船队与敌舰jiāo火。我军除以装有57战防pào和山pào的土pào艇与敌舰展开激战外,主力船队则冒着敌人的pào火破浪前进。我军土pào艇不仅掩护了主力船队横渡海峡,而且击沉敌舰一艘,击伤敌舰两艘。在与敌旗舰“太平号”战斗中,还将敌海军第二舰队司令王恩华当场击毙。

    经过彻夜海战和奋进,我渡海大军终于在17日凌晨3时至7时,突破敌人所谓的“立体防线”分别在海南岛正面临高角、博铺港、雷公岛、玉抱港、才芳岭一线强行登陆。

    强渡大军登陆并与接应部队会师后,开始向海南岛纵深发展。17日晚,薛岳将战役机动部队共计五个半师,全部调往四十二军两个团的登陆地区,企图乘我立足未稳、两军登陆部队尚未靠拢之际,一举将该部压缩、围歼于滨海地区。四十三军的将士们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在黄竹、美亭、风门岭一线,与敌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拼杀。

    此时,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