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月23日开始pào击金门前,máo zé dōng就确定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方针,对于是否夺取金门要看形势的发展而后定夺。自9月中旬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盘后,máo zé dōng就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方针。9月下旬美蒋在金门撤守问题上的矛盾公开化以后,máo zé dōng审时度势,从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yīn谋,以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长远目标出发,毅然决定改变封锁金门的方针,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台湾guó mín dǎng当局手中。这一决定,向台湾方面乃至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再次显示出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
máo zé dōng确定的这一新的方针,是基于我国国家利益、全民族的长远利益,经过对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反复研究,权衡各种利弊,才最后下定的决心。从当时的某些眼前利益来说,如果逼蒋从金、马撤退或登陆夺取金、马固然有很大好处;但是如果斩断了蒋介石乃至整个台湾当局同大陆有地理关联的这条政治纽带,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长远目标来看,反倒有可能增加困难。
自1955年浙东沿海作战结束后,中共中央、máo zé dōng对于夺取金门、马祖的考虑已完全服从解决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大局。在大陆战事已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社会情况又有了很大变化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改变。在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共之间重新对话,并建立某种程度的合作,在事实上已经有了可能。因此,自1955年以后中共中央就向台湾当局发出和平谈判和重新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由于台湾当局依仗外国势力拒不接受,中共中央、máo zé dōng才决定以pào击金门这种军事行动以促进政治上全面解决台、澎、马问题。在pào火封锁金门后,如果只能夺取金、马而不能同时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国共之间在地理上的距离将由不足10公里扩大到100多公里,对话、接触将更为不便。而且蒋介石失去象征其在大陆沿海存在的最后据点,将使得美国更便于制造“两个中国”或支持“台独”。反之,将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中,不但有可能促进今后两岸关系的改善,也会使蒋介石有资本去抵制“台湾独立”的活动,同时能扩大美蒋矛盾,争取台湾广大军民,建立更广泛的反美统一战线。另外,当时máo zé dōng还考虑实行牵制美国战略力量的“绞索政策”,留下金门、马祖,可能套住美国,使它在战略上难以脱身。
10月5日8时,máo zé dōng指示福建前线部队:“不管有无美机、美舰护航,10月6、7两日我军一pào不发,敌方向我pào击也一pào不还。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
根据máo zé dōng的决定,中央军委确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决策。为了向党内军内解释作出这一决策的原因,10月5日晚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军事斗争的指示。
指示中说:我们目前以收复金马还是仍由蒋军占据金马,两者对今后斗争孰较有利,是我们当前必须考虑和决定的问题。当然,早日收复金门、马祖,对解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