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2/4页)  细节决定成败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龙之想,因为一个战败国能有如此表现,其中兴是指日可待的!”不知网友面对如此感慨会有何感想?我们不会简单地指责徐永昌不爱国,不恨日本军国主义吧?今天的青年对战争的感受,对非正义战争的发动者的情绪,不一定会比参加了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的将士更深刻吧?

    毛主席这样的修改,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砸烂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胸怀,使全词的立意更高远,思想得到升华。在世界和平中,也表达了中国和日本的友谊不能忽视的思想。我想起máo zé dōng主席当年的词《念奴娇昆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1963年毛主席把“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并作说明“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就是政治家的正确态度。处处是细节,处处见素质。

    确实,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与以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文明;散居在广袤田野上的农村与设施齐全、聚集而居的城市,对人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现在,由于中国的城市正在发展中,一些人城市化的时间还比较短,并且还有相当多的人正不断地从农村涌向城市,不能及时地进行转变,以适应城市化对居民的文明要求,因此,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就成了触目可及的现象。

    与城市化的进程相应,进入工厂及企业的人也存在着职业化训练程度不高的问题。中国市场化的起步比较晚,企业管理的实践时间也相对较短,因而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没有找到能够有效地对员工进行职业化培训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受到职业化训练,或因方法不当使员工不能领会职业化的实质,或者因期望没有得到满足等,带着失望情绪的员工还没有形成一个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们做好细节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五、重大轻小、重概括轻数据的(1)

    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不大重视细节,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人具有“重大轻小”的传统文化心理,可能是受“华夏中心论”以及疆域辽阔、地大物博的泱泱大国之风的影响。中国人一向重大轻小,凡与“小”沾边的事物,均受到轻视,如“小人”、“小气”、“小心眼”、“小事”、“小节”等,都受到以做大事、当大官、建大功、立大业相标榜的“大丈夫”们的蔑视;科学技术在清代被视为“奇技yín巧”,发明创造被视为“雕虫小技”,是“壮夫不为”的事情。不愿意做小事,所以就不可能把小事做细。但是,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更直接地说,事物的规律存在于事物的细节之中。不愿意做小事,不把小事做细,就不容易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也就失去了认识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机会。

    其实,人生无大事。大事是就其对人生的作用而言的,如工作、婚姻家庭、事业等,但就其具体的实施来说,无大事可言。因为人生的任何事,都是由化解了的一个个平凡的、系列的、连贯的、体现了思想内容的小动作来实现的。这些小动作都做到位了,那么,事就做成了,否则就失败了。

    个人的事只能是小事,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才算是大事。如举办奥运会、三峡工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才算是大事。

    美国阿波罗号航天飞船登上月球时,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留下了一句世纪名言:“我现在迈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步!”试想,一个人迈的步再大,能有多大?世界跳远的最高纪录不到九米,阿姆斯特朗一步所迈的只不过是一米左右的距离。但对人类实现登月的梦想来说,却是伟大的进步。那么,这个进步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