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怪脾气(第1/3页)  蓝天下的眷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说到父亲的脾气,还有一种怪怪的现象——这就是他越喜欢谁越爱朝谁发火,对家里人表现得越发突出和明显……当然,我发现这个秘密,是我经历过来的感悟,是我慢慢琢磨出来的道理……这就像泉水叮咚的美妙声音,只有了解了父亲,懂得了父亲,一切怨气都会变得心平静气、舒舒荡荡……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很重要,不可小觑,仿佛心中腾升起一种被信任、被钟爱的情感,暖暖的,久久地凝聚在我的心底里,荡漾在我的行动中。

    在空军开封干休所里,每位离休干部的院子里都有一片菜地。可别小看这些不算大的小菜地,多少时间,多少功夫,都花费在这块地上了。可以说,尤其是在物价上涨的时候,吃的菜也不便宜,而且每天饭桌上少不了。若是能自己种些菜,随时可以吃上新鲜蔬菜,还能节省不少钱。再说,经常翻地、耙地、锄地、种种菜,活动活动身子骨,离休后的老干部们既能有些事做,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父亲喜欢在清晨新鲜空气的早上和暮色降临大地的黄昏时在菜地旁散步。他那沉稳的脚步,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欣赏的心情,去感受那红红的西红柿,青青紫紫的大茄子,长长尖尖的青辣椒红辣椒,等等……这些都会给他带来一种梦寐以求的愉悦心和成就感,在他喜形于色的心绪间延伸和舒展。

    像“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等种菜谚语,父亲懂得不少,而且有许多家常菜的种法他都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就拿种西红柿来说,从整地起垄到搭架打杈,从浇水松土到施肥防虫,他都从种菜书上学习过,而且还拜了附近村庄里的菜农为师,经常学些种菜的实用方法,提高他的种菜能力和水平,可谓是有心、有劲、有收获,乐在其中。

    每逢星期天我们回家看望父母时,餐桌上少不了自家菜地里种的菜:譬如辣椒炒肉的辣椒,西红柿炒鸡蛋的西红柿,青菜炒虾米的青菜,等等,哈哈,还真不少呢!反正,地里有什么菜,我们就做什么菜,都是季节的适宜菜,基本上没有落下过。

    当然,在父亲的菜园里,也是我经常锻炼身体,搞点农副业生产的好地方。每逢星期天,我和爱人带孩子回家,老婆帮着妈妈张罗一桌好菜,我就会情不自禁、不遗余力地把外套一脱,做出一副出大力流大汗的样子,去菜地翻地、耙地、锄地。

    在干活中,我不觉得累,也不觉得是额外负担,而是在心甘情愿中干得热火朝天,就像赤热的心对炽烈的事业那样,心中充满着热爱和干劲,为自家菜园做些小小贡献。

    可就是在这时候,父亲常常训我,不是挑我这方面的毛病,就是找我那方面的问题,而且训斥我的声音还挺大,弄得左邻右舍都听得到。那时,我已三十多岁了,训我就像训小孩似的,一点面子也不给,我也感到自己是出力不落好,心里烦烦的、躁躁的,委屈得不得了。

    记得有一回,我耙地的时候,父亲散步回来,老远就嚷嚷开了:“你要弄不好就别弄了,不然我还得弄第二遍。你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大事吗!?”

    听到这直撅撅的话,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浓浓郁郁的苦涩,一古脑儿地灌到我的心里,如同黄连味道,满身心都是苦兮兮的。要是别人这样说我,我肯定会撂挑子不干了,但是父亲说我,我只有憨笑着、沉默着,用容忍的态度去抚慰那受伤的心灵……当然,我也自知之明,知道耙地是个技术活,既要把地耙得平整,又要耙得上下都松软;可我耙地时,只能使表面平整,下面还是疙疙瘩瘩的,还达不到那种上下松软的程度。

    过了一会儿,父亲从屋里出来,又放开他的嗓门训斥开了:“会不会种地,一出手就知道了。没有好的基本功,不要说翱翔飞天了,就是走路也走不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