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思亲切切 教子愁愁(第1/10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  思亲切切  教子愁愁

    明科、毛头和盛古思一路步行,由贵州省进入云南省。这天,3人走进乳香县的马钱子村,住在尹老太太家里。

    马钱子村有600多幢颇具特色的土掌房,这些房子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我家的屋顶便是你家的晒场,恰似长长的台阶,最多的达17层。土掌房以本地木质坚硬、耐水、防腐性强的树木和粘性很强的粘土为原料建成,非常结实,房顶上既可走人,也能晒粮。

    这尹老太太也算村中一个奇人,她从14岁时以喝水代替吃饭。她从不吃肉,每个月只吃2斤米,每天却要喝10多斤水,每天晚上,她要在床边准备一壶水,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喝。叫人称奇的是,她虽然吃粮很少,80多岁了,不仅没什么病,还能上山干活儿。外表看去,她皮肤细腻,只是人较瘦。以水当粮的尹老太太不敢住高了,她家的房子在村子里是最低的,为了取水方便,她让人在自家的后院挖了一口井。

    老太太挺热情,要为3人准备饭菜。明科要老人歇着,他和毛头动手做饭。古思插不上手,看看水缸里水不多了,便去打水。他正要朝井里放下小水桶,忽然见到一条一米多长的蛇从井里爬出来,乍乍见到蛇,古思慌了神,大叫一声,拔脚就跑,小水桶被他抛在井里。听到喊叫声,明科和毛头迅速冲出屋,尹老太太随后跟出来。古思把刚才打水的情形向他们讲了。明科从旅行包里取出尼龙绳,用一节短铁丝做了一个钩子,将钩子捆在绳端,放钩入井,把小桶钩了上来。明科注意到,这口3米多深的井,井壁不直,是个大肚子坛子,并且有几个小洞。

    井里为什么会钻出蛇来?尹老太太告诉他们:当年,这口井打成后,经常有蚂蚱、蟋蟀、螳螂等昆虫爬进井里,接着,青蛙进井去捕食,青蛙又引来了蛇。刚开始的时候,蛇捕食掉青蛙后,顺着井壁爬上来,后来,天天打水,桶砸水冲,井成了大肚坛子,蛇不方便爬上井口,被留在了井下。有一天,尹老太太发现水面上约40厘米高处出现一个酒瓶盖大小的洞,第二天,在这个小洞上方40厘米处又出现一个小洞,就这样,每天增加一个小洞。这天,老人去打水,只见井底的那条蛇从水面上的第一个洞钻出,又钻进第二个洞里,依次钻着小洞,直到爬上井口,匆匆跑了。老人挺佩服这条聪明的蛇,竟然在井壁上挖了一条出入通道。

    离开马钱子村,3人继续向南走,这天午后,眼看离乳香县城不远了,滂沱大雨突然降下来,古思奔向一株大树去避雨,明科一把将他拉住,一边往他身上套雨披,一边告诉他:树下有遭雷击的危险。古思嘟哝着:“这雨,来的真不是时候,再晚一会儿多好,咱们就可以进城了。”

    四下里没有避雨的地方,3 人只得顶着大雨继续赶路。大雨瓢泼,雨点击在地面上反弹起来,如同一支支细细的羽箭,周围一片雾蒙蒙,雨水漫流,让人看不清道路。明科从旅行包里取出钢丝集成的短棍,在两根短棍中间上了一个接头,将短棍接为长棍,再装进一只防雨绸布做成的细而长的口袋里,他右手挎着古思,左手拄着钢棍,一边探路一边行进。天上,一道电光闪过,明科忽然看到左前方20余米处,一个人在水里飘着,他朝左前方一指,给出判断:“那边有人落水。”

    “哪儿有人?”古思有气无力。

    明科将钢棍塞给古思,把身后的旅行包甩给毛头,话语掷地有声:“你俩原地别动,等我回来。”

    明科跑过去,发现那儿有条河,四处的雨水向河里会聚,河水眼看要涨出地面,河水汹涌奔流,却见不到落水的人。雨雾世界,看不出多远,明科只得跟着奔涌的河流向前跑,希望雷公再打起一个亮闪。雷公倒也慈悲,连续打出3道亮闪,明科趁着亮光看到了落水者,他猛吸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