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思亲切切 教子愁愁(第7/10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饭后,李铎让人在洞里的空地中央点起一堆篝火,明科和毛头为村民们表演了一个多小时武术、杂技、魔术与口技,每一位村民的手都给拍红了。

    第二天上午,村长领着他们在洞中走了一圈,洞底处有个洞中洞,明科和毛头攀上陡壁,进了洞里,古思攀不上来,留在下面与李铎聊天。洞口高约10米,宽仅1米,深约20多米,里面黑漆漆的,在洞底看洞口,就像人的一只左脚。

    明科和毛头顺着石壁滑了下来,李村长告诉他们:洞中之洞名叫“营盘”,旧社会,这里的人们听说“粮子”(吃皇粮的军队)或土匪要进洞掳掠时,便带着值钱的东西以及吃的喝的躲进洞里,并在洞口处砌上石块,抵御外敌。

    离开峰岩洞,他们翻过两座山,进入茴香县境内。眼前的景色真叫美,湛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在浑圆的丘陵和起伏的低山上,庄稼地就像艺术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这一块是白色,那一块是红色,另一块是绿色、紫色、黄色;色彩缤纷的不规则的几何形块,就像画家画出的抽象画。

    这天晚上,3人走进一个拉祜族村寨,村民们的住房都是竹木结构的干栏式,有方形的,也有椭圆形的。3人住在扎莫希奇家里,扎莫穿无领右开襟上衣和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他妻子娜绍穿开衩很高的长袍,裹一丈多长的头巾,头巾的末端垂在腰里。

    上午,娜绍从野外采来野薯、马蹄、董棕、山羊头等野生植物,此时,她已经把这些野生植物做成了菜。扎莫希奇觉得让客人吃野菜不礼貌,要妻子去做烤鸡,明科对扎莫说:“我们就喜欢吃野菜。”

    看明科坚持,娜绍端上来烧好的野菜和腌酸菜、腌酸笋。扎莫为明科斟满自家酿制的酒,这酒是用马蹄和董棕酿的,味道独特。饭后,娜绍为客人倒上烤茶,扎莫抽着兰烟与3人聊天。

    第二天早餐后,明科他们向扎、娜二位告别,扎莫希奇与妻子送他们出村,经过寨子的广场时,毛头指着广场中央直立的几根粗大的木桩问扎莫:这些刻着古怪的几何图案的木桩是干什么用的?扎莫告诉他:它叫寨桩,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要举行盛大的祭寨桩仪式,以求人畜兴旺,庄稼丰收。届时,村里的人们穿着盛装聚集在寨桩周围,跳舞唱歌, 欢闹通宵。

    一路上,明科教毛头辨认各种树木,这里有黄毛青冈、元江栲、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松;林下植物有铁仔、金花小檗、珍珠花、滇杨梅、旱茅、刺芒野古草、白箭杆等。

    中午,他们在一片树林边缘扎下营地,明科让毛头煮些挂面,毛头点着炉子,一群长尾阔嘴鸟飞进林子,毛头一边煮着面一边瞅着那些鸟儿,想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可是,这群鸟儿寡言少语,什么都不讲。面熟了,明科对毛头开口发话:“让你煮米线,你怎么煮挂面?”

    毛头不说话,把明科碗里的挂面倒进自己碗,起身要去煮米线。明科故意装呆:“算了,凑乎吃吧。”

    吃过面,古思午睡,明科和毛头在林子里散步。毛头发现一只鸟儿在一个口袋形的窝巢旁边做着什么。他悄悄走近那株大树,站在树下仔细看,那鸟儿体长十几厘米,身披美丽的橄榄绿色羽毛,头戴棕色帽子,嘴里衔着一根草茎,用草茎将窝巢固定在树枝上。缠绕完毕,鸟儿飞走了,大概又去寻找草茎。毛头向明科请教,这是什么鸟儿,它在干什么。明科告诉他:它叫大尾缝叶莺,这鸟有一种独特的技能,它可以缝叶子建巢穴。做巢时,它选择一片大叶子,用自己缝针一样的细长弯曲的嘴,在脚的配合下把叶子合卷起来,先在叶子的边缘处用嘴钻出一排小孔,然后将一些植物纤维、蛛丝、野蚕丝等穿过去,一针针把叶片缝成一个口袋形的窝巢。为了防止线脱,它还会在线头处打个结。为了防雨,它把巢做成有斜度的。为了防止叶巢的叶柄干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