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山猴忿忿 野猪眈眈(第3/14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男人灵魂的藏身之地,是神圣不可侵犯与亵渎的,任何人不可以触摸,如果摸了,就是冒犯了主人和神灵,要赔偿钱财或牲畜才能作罢。长发平时缠绕在头上,形成螺髻,就像一座峻峭的山峰,成为彝族男人头上的一道风景。彝族男子蓄长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它是一种神秘文化的表征。现时代,彝族人已很少有人蓄长发了,川楝子村只有自己的父亲还保有天菩萨。

    毛头向帕伦克请教,彝族人有哪些禁忌。帕伦克告诉他:彝族人禁忌不是很多,一般地,不能让别人听见放屁,不能从男人的脚上跨过,火塘不能跨越c践踏,否则就是对火塘神的不敬,对家人不利。

    肉煮熟了,普拉娅把肉捞在木盘里,趁热撒上盐c花椒末c辣椒面和木姜根粉,然后搅拌一下,这就是彝族人喜欢吃的“砣砣肉”。阿斯玛拉给每个人端来一碗酸菜汤,大家就着“砣砣肉”喝起酒来。

    毛头不喝酒,他把碗里的酸菜汤喝光,然后仔细端详起木碗来。这碗内外涂着彩漆,黑色作底,红色c黄色绘制图案;再看盛肉的木盘,与木碗一样,绘有朴素大方c典雅美观的图案。接下来,他观赏着每个人的酒杯:明科手中的酒杯是用羊角做的,帕伦克的酒杯则是用牛蹄掏空制成的,普拉娅的酒杯是用羊蹄做的;最漂亮的要数帕福思老人手中的杯子,那杯的杯体是牛角,杯座是鹰爪,形状非常奇特。

    阿斯玛拉捧着一只圆形的酒壶,按顺序为大家斟酒,大家喝起新“转转酒”。旧的“转转酒”是大家轮流喝一杯酒,新喝法变为大家轮流喝掉从酒壶中倒出的酒,这样一来,既卫生又公平,谁也不能取巧少饮。喝过三圈,帕福思退出,老人一挥手,吩咐儿子c儿媳继续陪着明科喝。

    第二天,明科c毛头与天菩萨一家告别后继续向北行进,午后,他俩走在山中的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上,忽然,从路旁的一株大树顶飞下一只鸟,一头撞在另一树干上,撞晕过去。毛头跑上前拣起来一看,不是鸟,是只老鼠,它比普通的老鼠大四c五倍,浑身麻灰色,有一条像松鼠般的毛茸茸的大尾巴,还有一张兔子样的三瓣嘴。毛头扯起它的前后肢,发现它的前后脚及下颌之间有一层很薄的皮膜,跟蝙蝠的差不多。他问明科:“老师,这叫什么动物?”

    明科仔细看过后回答:“它叫灰鼯鼠,会飞,能飞出几公里远呐。”

    为了不使昏过去的灰鼯鼠受到其它动物的伤害,毛头携着它爬上树,把它放在树杈上。

    几天后,二人走到乐山。

    乐山因大佛而天下驰名,乐山大佛为世界遗产,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历经90余年才修成。大佛面相庄严,背山临江,坐东朝西,远眺峨眉,近瞰乐山,脚踏三江,背负九峰,气势恢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的耳朵里可以站立两个人,每只脚面上可坐百余人。修建大佛的匠人把螺髻之间的凹槽和沿肩臂而下的衣褶构建成排水渠,大佛身上还有不少渠道和洞穴,这套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有效地保护了大佛免受雨水的冲蚀。如果不是这样的匠心巧技,大佛不会完整地留存到今天。

    有趣的是,站在岷江西岸向东望去,可看到一尊长达1300多米的睡佛,石刻坐佛正处在睡佛的心脏位置,可谓佛中有佛。

    离开乐山,二人朝峨眉山上攀登,一只凤头蜂鹰从他俩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它边飞边叫,叫声短促,像吹哨一样。听到鹰的叫声,小猴子从旅行包里冒出头来,接着跳到地面。这时,几只藏酋猴从大树后面露出青白色的长有络腮胡子的脸。小姐看到同类出现,兴奋地向它们扑过去,那些留着分头的短尾巴猴子扭头跑开了。

    李白说: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峨眉山雄伟高大,山势绵延曲折,千山万壑,溪流绿树,流云瀑布,景色万千。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