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猎隼畅畅 “花儿”飞飞
这天,明科c毛头和二位澳洲人来到都江堰。
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c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c飞沙堰泄洪坝c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秦代,李冰父子带领当地人民修建了这一巨大的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效用。这项工程的设计巧妙合理,宝瓶口既能排洪,又可灌溉,岷江水出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使这里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4人登上玉垒山,游览了安澜索桥c二王庙与伏龙观。明科虽然头一次来都江堰,但他从书上看到过有关介绍,游览过程中,他当了两位澳洲人的导游,给他们讲解这一水利工程的神妙设计构思。
旅游这事儿,一半看,一半听,如果没人介绍,便缺了一半。拿都江堰来说,如果仅仅观览一番,看不出什么来,听人一讲,才会了解其中的许多内容,平增了旅游意趣。
走进市内的一家书画店,席女士买了一卷上等的宣纸,还买了几支高级毛笔和一瓶名牌墨汁。席女士名义上是为毛头提供作画的纸张与文具,实际上,从此她可以收集到毛头画出的正规的水墨山水画了。
4人继续向北行进,他们登临了半脊峰,攀爬了打古雪山。
一行人进入羌族人聚集的豆蔻县,这里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森林面积广阔,水力资源丰富。这天,他们跨过一座竹索桥,走进一个名叫白附子的羌族村寨,二位澳洲游客对羌人的平顶房与碉楼挺感兴趣,当作古迹观览并拍照。这些房子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共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窗户较小,房顶上平展展的,上面搭有木板,可以晒粮食。碉楼建在房屋旁,高十多丈,有四角c六角的,也有八角的,高的有十几层。让这对澳洲夫妇奇怪得是,所有居民的屋顶上都摆放着5块白色的石英石,席夏邦玛问明科,羌民们为什么这样做,明科回答不上来,毛头建议问问当地人,但是,只能看到几个孩子在屋顶上玩耍,街面上见不到人。前面不远处有乐声传来,4人循着热闹的乐曲声走进一家村民的院落,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迎面走过来,男的满面笑容地向他们打招呼:“快进屋,快进屋。”
明科对中年男子客气一句:“不打扰了,我们只想讨些水,顺便问问此地的风俗。”
“不要说水,饭都给你们准备好了。”男羌民快言快语。“要说风俗,咱们进屋讲。”
看样子,二位中年羌民像是夫妻,这夫妻俩领着4人上了二楼,阔大的屋子里,一排男子和一排女子在跳舞,四周坐着一些乐师,手捧各种乐器奏着乐曲。男羌民们身穿白色或蓝色的长衫,外套羊皮背心,头上包着青色或白色的头帕,缠羊毛绑腿,腰带上系着吊刀和皮制钱兜;女羌民们身穿长及脚踝c绣有花边的长衫,领子上镶着梅花形银饰,腰系绣花的围裙和飘带,头帕上绣着各色图案,两耳垂着一对大耳环,头上有簪子c银牌等首饰。看到高鼻子c蓝眼睛的外国客人走进屋子,跳舞c奏乐的人们停下来,纷纷向客人打招呼问好。
中年男子安顿4人坐在首席,并告诉客人,他叫马拉维,妻子名叫安卡拉,今天,他们的儿子新婚大喜,在家里宴请众村民,大家在跳喜庆“沙朗”(羌族舞蹈)。明科首先祝贺新郎c新娘新婚大喜,然后将两位澳洲客人介绍给大家,最后把自己和毛头的名字报给众人。
马拉维对众位村民讲起一件事,前些日子,他找村里会卜卦的蓝大爹给儿子择吉,蓝大爹选出一个吉日,并说,新婚大喜的那天会有远方的贵客登门。当时,他们两口子猜测,这远方的客人,会从多远的地方来呢?今天,他们夫妻俩这边招待着大家,那边,眼睛不时朝外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