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鹦鹉望望,然后叮嘱毛头:“你对它讲,灰头发,你飞累了就落在车顶上,可以省些力气。”
毛头把脑袋探出车窗外,把朱小姐的话转给鹦鹉。那只鸟儿发出一声柔和的叫声,并降低了飞行高度。毛头对朱小姐扔一句:“它说:‘知道了。’”
“减速,”朱小姐拍拍明科的右肩,情急意切,“快减速。”
车速降了下来,3人眼瞅着灰头鹦鹉向吉普车靠近,最后落在车顶上。朱穆朗玛回头吻了毛头一口,美言奉承:“你真行,真的能够与鸟儿说上话。”
毛头重新探出头去,与车顶上的鸟儿对着话,朱小姐听着车内外悦耳动听的鸟语高兴地拍着手,她呼喊着:“快告诉我,你俩都讲了些什么?”
“它对我说,那个女人挺怪,长了一头红头发,她从哪儿来?我说,她叫朱穆朗玛,从美国来。它说,这个红头发女人脾气不好,牛气哄哄。我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它又说,她指甲那么长,就是想抓人。我看啊,她的长指甲会给她带来麻烦,你瞧好吧。”
“它真的这么说?”
“这还有假?你要不信,你去问”,毛头想说“去问我叔”,忽然把话收住,他怕明科把他的假话戳穿,便改了词儿,指指车顶,张口说:“你去问它。”
“我要会鸟语,还用你翻译?”朱小姐表示不满。
车子在一个巨大的山谷里回旋,朝后望望,车轮旋起的尘土许久都不散,给人的感觉,走了好半天,好像还在原来的位置似的。
转过一道山梁的尽头,眼前霍然开阔,理塘就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他们。一幢幢的藏房,檐下窗前浓彩描画,寺庙的一间间殿堂层叠排列。草甸上空,一块块云团凝然不动,太阳恣意地挥洒着灼人的光芒,阳光里跳动着条条雨丝,闪烁着鳞片似的蓝色光泽,洒在毛绒绒的青草尖上。牦牛和羊儿在悠闲地吃着草,间或抬起头来瞅一眼弯曲的道路上蠕蠕爬行的汽车。蓝天c白云c青草,还有绛红色的藏房,如同一幅山水画。
车子开进理塘,3人在城里各处游逛着。理塘真是个神奇有趣的地方,这里有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各种宗教齐集于此,交织成纷繁多姿的信仰图画。在如此小的区域内,聚集了如此多的文化样式,这种独特的复合型文化现象,实在罕见。朱穆朗玛不仅到处拍照,还频频与当地人拉话,了解此地的文化特色。听当地人讲,来到理塘不可不去活佛的高产地——理塘寺,这座又名为长青春科尔寺的喇嘛寺产生了十几位活佛。活佛是藏地最成功的僧侣,代表了藏传佛教文化的极致,因此,理塘与理塘寺在藏民的眼里就是通灵福地。寺内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建筑c精美别致的法器和造型各异的佛像,还收藏有大量的银器c雕塑c文献与书籍,它是一座集藏族文化c藏地艺术c藏传佛教为一体的宝库。
理塘寺建在半山坡上,规模宏大,殿堂层叠,远远看上去,犹如一组巨型雕像,于岸伟阔大中透显出一份特别的庄严与肃穆,但它又是那样可亲,与草原c大山和理塘城浑然一体。3人跟着众位游客走进寺内。主体大殿金碧辉煌,庄严气派;殿内,神态各异c气度安娴的佛像陈列在正面;墙壁c立柱与横梁上绘满了彩画,每一幅画都是一个佛教故事与传说,画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线条精细流畅,画面华美艳丽, 熠熠生辉。
诵经声夹杂着法器敲击声传来,3人顺着声音来到经堂。正巧有一位老喇嘛推门出来,明科上前向老喇嘛行了一礼,然后请求入堂,征得老喇嘛同意后,3人脱下鞋子。正要跨过门槛,明科回身看看,他点点朱穆朗玛的胸部,然后脱下自己的上衣递给朱小姐,要她穿上。朱小姐把嘴一撇,现出一脸不以为然,挡开明科递来的衣服,抬脚迈过门槛。经堂里,数百名身穿绛红色衣衫的喇嘛手捧经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