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神鹰啸啸 宏宫煌煌(第12/15页)  毛头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在他俩遇到险情时所提供的大力帮助,理应做些事情。

    第二天天还没亮,帕多瓦便起了床,他以为自己起得够早,没想到明科和毛头与他同时起了床。明科给他买票的钱,他说自己先垫着,回来再算。

    伊丝坦布在宾馆里歇着,洛美当导游,带领明科c毛头c朱穆朗玛和刚迪斯游览大昭寺和八角街。八角街是一个大大的圈子,中心点就是大昭寺,沿街有商店c酒吧c咖啡厅以及卖工艺品的小店与摊点,各个国家c各种肤色的人们摩肩接踵;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世俗与信仰c现代与传统c浮躁与宁静的强烈对比。佩戴着装饰有绿松石佛匣的藏传佛教信徒们,手里摇着转经轮,按顺时针方向,神情专注地围着大昭寺转经;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长拜者三步一叩,专心致志,好像身边没有任何人一样。洛美告诉大家:从外表看,长拜者是谦卑的,其实,他们的内心境界是很高的。他们用长拜的行为表达自己对未来幸福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一种最圣洁的虔诚。

    大昭寺门外文成公主亲手植下的柳树和寺内的“唐蕃会盟碑”,向人们默默地述说着一段历史。玻璃罩里的佛像俯视着脚下虔诚跪拜的信徒,佛前的枝形灯烛光闪闪。万盏酥油灯冒着袅袅轻烟,它们千年不灭,持续点燃,标示着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一份纯净的情感与愿望。

    晚饭后,帕多瓦把票买回来了,明科问他花了多少钱,他不讲,给他钱,他也不收。明科也不强塞,他看了出来,小两口是有心报答。伊丝坦布给丈夫端来留好的晚饭,帕多瓦吃过饭后,除伊小姐外,一行人奔小昭寺观瞻火供仪式。

    小昭寺大殿前的广场上,一位年长的大喇嘛安详地端坐在祭坛上,面对熊熊燃烧的火堆,不紧不慢地念着经咒,50多位小喇嘛排成两排,跟着大喇嘛一块儿诵念,他们在为现世的人以及过世的人祈福求安。之后,在鼓乐声中,喇嘛们为前来做超度的人书写着名字,并将写有人名的红纸条以及青稞c大米c酥油c锦缎等投进大火中。

    回宾馆的路上,大家谈起火供仪式的意义,话题逐渐扯到人的死亡上,刚迪斯抛出话题:“其实,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周围晃荡,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光临。”

    “我们为什么要谈死亡?”朱小姐反驳着。“活着是美好的,死亡是令人恐惧的,还是避开它为好。”

    “藏族人对死亡不仅不恐惧,并且为它的到来做着充分的准备。”洛美言简义丰。

    “准备着死亡”朱小姐嘲笑一句。“听起来很荒谬。”

    “不是准备着死亡,而是为死亡做准备。”洛美说清道理。“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珍惜可贵的人生。但是,怎样对待人生呢?我们认为,人生就是播种耕耘c施肥浇灌,最终求得人生终结时的成果收获。”

    “以前,我以为‘活着’的车辆可以一直开下去,在我的生活中,活着成了一种惯性,我总是看到生命中那旺盛的部分,而不去正视生命有终结的一天。”刚迪斯滔滔滚滚:“终于有一天,医生通知我,死亡离我不远。这时候我才认识到,死亡就像车站一样,火车开行千里,总有到站的时刻。你不愿正视死亡,它还是要如期来临,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躲开它。”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勇敢地面对它,进而认真研究它,正确地对待它,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完美,生活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呢?”洛美挥洒自如。“认清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存的意义,为了一个美满的生命结局而努力,为了一个幸福的生命理想而付出,这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那些对死亡一无所知的人,浪费了可贵的生命资源,这是很可悲的。”明科辩析着。“如果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可以做许多有意义c有价值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