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躲避着,纷纷表达:“不要,不要。”
“别看你们穿得鲜鲜亮亮,脸皮油油光光,其实,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经过风雨,没见过世面,连一个小虫子都怕。指望你们,什么也干不成。”毛头毒水猛喷。“不信,拉你们到野外,个个都是废物。”
“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你是什么?” 卢鸽立即反击。
“咱是那江边的小雀儿——见过些风浪。”毛头自夸自赞。
这时,罗佩走进教室,右手拍着讲台喊:“安静,安静。”同学们说话的声音小了下来,罗老师剌剌不休:“我要你们静到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的程度。”
同学们不再说话了,眼睛盯着罗佩。这时,毛头快步走上讲台,罗老师问他:“你要干什么?”
毛头向罗佩伸出右手,扯着贫话:“老师,这是一根针,是您扔,还是我扔?”
毛头一上讲台,同学们都盯住了他,要看他出什么洋相,不出所料,他要给大家扔针听响,这下,同学们发出一阵大笑。毛头却一脸严肃,回头瞅瞅同学们,现出一脸不解的样子。罗佩也被他的话逗笑了。她心里说:他身上怎么会带着针?毛头准备放学后把做好的工艺品在教室里挂起来,因此,出门时他带了针线等;恰巧罗老师提到针,他便借题发挥,拿出针来,要听针掉地的响声。
放学了,同学们走后,毛头与卢鸽把写好字的宣纸和纸板拿出来,准备将宣纸糊在纸板上挂起来。毛头看看宣纸,若有所思,“还缺道工序。”
卢鸽问:“缺什么?”
“没盖印。”
“你没有印,盖什么?”
“咱现刻一枚印章。”
毛头四处走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刻印材料。卢鸽劝他不要刻了,毛头坐下来,挪了挪屁股下的凳子去抓浆糊瓶,他忽然站起身,将凳子翻过来,郑重宣布:“有了。”
毛头向卢鸽要来削铅笔的小刀,把一只凳腿的底面削平,用小指蘸了墨汁写出“人指能抹”4个反向的篆字,然后用刀子刻出来。他让卢鸽到办公室去找印泥盒,卢鸽去了。毛头在另一只凳腿上削出一个平面来,并思索着该写什么词儿。卢鸽拿来了印盒,毛头将刻好篆字的凳腿在红印泥上摁了几摁,在每幅书法作品的起首处钤上了这颗朱文印。接下来,毛头的小指蘸了墨汁,空悬在凳腿平面上,他嘴里念叨着:“人指能抹,人指能抹”
卢鸽看他为难,便劝道:“行了,就这样吧。”
“有了。”毛头的脸上忽然露出欣喜,他在凳腿平面上写下“凳腿可雕”4个字。卢鸽不认得篆字,毛头也不念给她听,一个人默默刻好了,蘸了印油,将这颗白文印钤在8幅书法作品的押脚处。二人把宣纸糊在纸板上,再将纸板钉上墙,然后把花瓶c花篮等挂起来,把假花儿插在花瓶中,将假水果放进花篮里。
曹盛带着主任们对各班进行检查,校长一进初三一班,便被墙上的书法吸引住了。校长爱好书法与篆刻,尤其喜欢刻印,他家书房的抽屉里存有许多自己刻的印,并在办公室挂了两张篆刻作品,以此标明自己趣味高雅,其实是在人前炫耀;但他的书法水平不太高,写出的篆字功底不够,因此,他常常请人写了篆字,然后自己刻。
曹校长仔细看着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主任们也跟着看,他们不知是真识不得篆字,还是故意让领导高兴,都说看不懂,让校长给念念,曹盛指着起首章,缓缓吟诵:“人指能抹。”再指押脚章,拖腔拿调:“凳腿可雕。”
莫思科问:“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校长不回答莫主任的问话,指着8幅书法问身后的人:“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写的吗?”
主任们回应:“毛笔啊。”
“不对,”曹盛趾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