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八章再来一曲凤求凰(第3/3页)  废后归来:皇上别来无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厥民析,鸟兽孳尾。”传云:“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妃”,配偶。说文:“妃,匹也。”“交情通意”,交流沟通情意,即情投意合。

    前两句呼唤洛承欢前来幽媾结合,三四句暗示彼此情投意合连夜私奔,不会有人知道;五六句表明远走高飞,叮咛对方不要使我失望,徒然为你感念相思而悲伤。

    这一首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这两段歌词,以及凤求凰这一首歌,之所以赢得后人津津乐道,首先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孟子?滕文公下)什么“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仪礼?丧服)什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班昭女诫)什么“男女无币不相见,”(礼记?坊记)“门当户对”等等神圣礼法,统统被相如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崐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

    试看榜样的力量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吧: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相如文君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反封建之影响深远。

    墨子渊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首歌,其实也是想要变相的告诉洛承欢,他也如同歌曲当中的一样,对她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丝心意,还是始终如一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