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5章 桃李不言(第1/2页)  重生之我即天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座位,前世那个无论是分数之高还是在就业问题上的深谋远虑都让张知行自愧不如的“女神”目光闪亮地看着张知行:“你也是刚刚高中毕业,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活动呢?”

    是的,张知行怎么会想到搞这样一个活动呢?

    在度过了重生最初一刻的迷惘后,张知行就发下了这个宏愿:“我不仅要做自己的指路人,还要力所能及地让别人不再迷路。”

    张知行在与宁辽州电视台合作诸事告一段路后,张知行有了“践行”的基础了,他专门抽调了人力招聘各行各业的资深从业者,成立了百业公司。这个百业公司是张知行他和石连文准备推出的“拳头节目”不可或缺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为节目出完力之后,张知行又让这些人培训了“伍思凯”们,打出了百业咨询公司的旗号。

    张知行希望能帮别人少走些弯路,实在是因为他前世走过太多弯路。

    前世,张知行在那个上课不记笔记的初中念书时,英语老师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学习要从薄到厚,在从厚到薄”。

    说这话的时候,老师手里举着一本英语书比划着,书页的边像电影里赌王洗牌时的扑克牌一样哗哗地闪着。

    直到准备考研的时候,张知行才真正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一的时候,哲学期中考试,张知行坐在阶梯教室的大门口,拿到卷纸就冲了出去,跑到放着书包的自习室去“开卷考试”了。

    一向自诩好学生的张知行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照书抄,你都找不到地方”!

    准备考研时,张知行咬牙把哲学书看了一遍,突然就开窍了:

    什么叫从薄到厚?

    就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积累,这个不难理解。

    什么叫从厚到薄?

    其实就是一本书的目录!在掌握了各个知识点后,把细节都暂时摒弃,最后就剩下了大标题、小节、章回。如果放下书,你的脑海里有这样一个清晰的目录,点击哪个条目,就能调用出里面的具体内容,那就说明你能做到从厚到薄了!

    从听说这个说法,到真正理解这句话,张知行用了七、八年。

    回头想想,高中以前的课程,有些是无意中做到了从厚到薄,比如英语,无论是大学四级、六级,还是毕业后考职称英语,张知行从来没有打怵过;

    更多地科目张知行是浑浑噩噩地,比如数学,靠的是做题等无意识的办法“获得了知识”,所以哪怕高考考了116分,张知行对数学都从不敢说轻松面对。一定要说从厚到薄,就是张知行很早就明确了老师教的那些辅助线的n种引法就是“目录”,就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一把把试,一定能找到打开锁的那把钥匙。

    弄明白了“从薄到厚、从厚到薄”这八个字的含义,张知行又有了新的不解。

    让张知行迷惑不解的是,老师当时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呢?

    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大概是真的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他们以为:“这么好理解了的一句话,还需要解释吗?”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也应该一听就懂?

    老师们干的工作就是把自己认为是常识的东西交给外行人的啊,这种情况不应该发生在老师身上啊!

    难道老师也是拾人牙慧,其实也是不知其所以然?

    张知行觉得这是比较可能的一个解释。

    另一个比较可能的解释就是,不把话说透,正是优胜劣汰的办法之一。

    就像大学新生总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大学强调的是自学能力,大学里没人会教你该怎么学习,要自己学会学习。”

    为什么就不教大学生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呢?

    为什么不告诉大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